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4-(2,3,4,9-tetrahydro-1H-β-carbolin-1-yl)-butyric acid ethyl ester | 214074-6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4-(2,3,4,9-tetrahydro-1H-β-carbolin-1-yl)-butyric acid 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
3-Methyl-4-(2,3,4,9-tetrahydro-1H-β-carbolin-1-yl)-butyric acid 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214074-60-9
化学式
C18H24N2O2
mdl
——
分子量
300.401
InChiKey
ZDPPVPBEDPVCN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3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4.1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4-(2,3,4,9-tetrahydro-1H-β-carbolin-1-yl)-butyric acid ethyl ester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77%的产率得到(2R,12bS)-2-Methyl-2,3,6,7,12,12b-hexahydro-1H-indolo[2,3-a]quinolizi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2,3- a ]喹啉嗪衍生物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反应:氮孤对在该机理中的作用
    摘要:
    使用内酰胺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氮孤对在吲哚并[2,3- a ]喹啉联苯胺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化机理中的作用。脱乙基氨磺胺碱(3)没有与三氟乙酸(TFA )发生差向异构化,而脱乙基二氢氨苯甲氨酸(7)顺利进行了差向异构化。在用TFA处理下,内酰胺12和13均容易地差向异构为内酰胺12和13的混合物。当重复使用内酰胺18和19进行实验时,达到了类似的平衡。中级20被内酰胺12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化过程捕获(锌还原),可以得出有关该机理的结论。
    DOI:
    10.1016/s0040-4020(98)00614-0
  • 作为产物:
    描述:
    4-[2-(1H-Indol-3-yl)-ethylcarbamoyl]-3-methyl-butyric acid ethyl ester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3-Methyl-4-(2,3,4,9-tetrahydro-1H-β-carbolin-1-yl)-butyr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2,3- a ]喹啉嗪衍生物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反应:氮孤对在该机理中的作用
    摘要:
    使用内酰胺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氮孤对在吲哚并[2,3- a ]喹啉联苯胺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化机理中的作用。脱乙基氨磺胺碱(3)没有与三氟乙酸(TFA )发生差向异构化,而脱乙基二氢氨苯甲氨酸(7)顺利进行了差向异构化。在用TFA处理下,内酰胺12和13均容易地差向异构为内酰胺12和13的混合物。当重复使用内酰胺18和19进行实验时,达到了类似的平衡。中级20被内酰胺12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化过程捕获(锌还原),可以得出有关该机理的结论。
    DOI:
    10.1016/s0040-4020(98)0061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id-catalysed epimerization of indolo[2,3-a]quinolizidine derivatives: Role of the nitrogen lone pairs in the mechanism
    作者:Mauri Lounasmaa、Mathias Berner、Martin Brunner、Harri Suomalainen、Arto Tolvanen
    DOI:10.1016/s0040-4020(98)00614-0
    日期:1998.8
    The role of the nitrogen lone pairs in the mechanism of the acid-catalysed epimerization of indolo[2,3-a]quinolizidines is investigated using lactams as model compounds. Deethyleburnamonine (3) did not epimerize with trifluoroacetic acid (TFA), whereas deethyldihydroeburnamenine (7) underwent epimerization smoothly. Under treatment with TFA, lactams 12 and 13 both epimerized with ease to a mixture
    使用内酰胺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氮孤对在吲哚并[2,3- a ]喹啉联苯胺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化机理中的作用。脱乙基氨磺胺碱(3)没有与三氟乙酸(TFA )发生差向异构化,而脱乙基二氢氨苯甲氨酸(7)顺利进行了差向异构化。在用TFA处理下,内酰胺12和13均容易地差向异构为内酰胺12和13的混合物。当重复使用内酰胺18和19进行实验时,达到了类似的平衡。中级20被内酰胺12的酸催化差向异构化过程捕获(锌还原),可以得出有关该机理的结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