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aphthyl 3-phenylpropionate | 1464115-6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phthyl 3-phenylpropionate
英文别名
Naphthalen-1-yl 3-phenylpropanoate
naphthyl 3-phenylpropionate化学式
CAS
1464115-61-4
化学式
C19H16O2
mdl
——
分子量
276.335
InChiKey
UFLQWNWJGXBFQ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51.2±24.0 °C(predicted)
  • 密度:
    1.159±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萘酚肉桂醛 在 bis(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ungst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0%的产率得到naphthyl 3-phenylpropi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苯丙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苯丙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咪唑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肉桂醛或其衍生物和诺龙或睾酮等醇或酚类衍生物为原料,无需外加任何酸碱,经一步反应,得到苯丙酸酯类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最大的特点在于原料都为简单易得、安全稳定的化合物,反应时间短,反应结束后经简单萃取、浓缩或结晶便可得到纯产物,同时还可实现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催化剂回收套用十分方便且几乎没有“三废”问题。本发明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反应选择性高、产物收率高、操作简单、污染小、绿色化程度高等多个优点;在设定的反应条件下,原料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均高达90%以上。
    公开号:
    CN109678718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sphorus oxychloride as an efficient coupling reagent for the synthesis of esters, amides and peptid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作者:Hu Chen、Xunfu Xu、Liu Leo Liu、Guo Tang、Yufen Zhao
    DOI:10.1039/c3ra42887g
    日期:——
    A mild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conversion of carboxylic acids into esters, amides, as well as peptides without racemization through carboxyl activation by the reagent combination of POCl3 and DMAP. Long chain alcohols could be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ster in good yields. 31P NMR spectrum was used to detect phosphorus-containing intermediates in ongoing reactions directly, and a possible
    描述了一种温和的方法,可通过POCl 3和地图。长链醇可以良好的产率转化为相应的酯。31 P NMR光谱用于直接检测正在进行的反应中的含磷中间体,并基于这些结果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 Rh-catalyzed alkoxycarbonylation of unactivated alkyl chlorides
    作者:Peng Wang、Yaxin Wang、Helfried Neumann、Matthias Beller
    DOI:10.1039/d2sc04103k
    日期:——
    Crucial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is the addition of sodium iodide, which provides in situ more active alkyl iodides. In the presence of a Rh(I)-DPPP catalyst system diverse esters (81 examples) including industrially relevant acetates from chloro- and dichloromethane can be prepared in a straightforward manner in up to 95% isolated yield. The used ligand not only affects the selectivity of the carbonylation
    首次提出了未活化的烷基氯与脂肪醇或酚的一般铑催化选择性羰基化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酯。这种转变的关键是添加碘化钠,它可以原位提供更具活性的烷基碘。在 Rh()- DPPP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从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制备各种酯(81 个实例),包括工业相关的乙酸酯,分离收率高达 95%。所使用的配体不仅影响羰基化反应的选择性,而且控制前面的卤化物交换步骤的选择性。
  •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苯丙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
    申请人:江西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9678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本发明提供了离子液体催化合成苯丙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咪唑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肉桂醛或其衍生物和诺龙或睾酮等醇或酚类衍生物为原料,无需外加任何酸碱,经一步反应,得到苯丙酸酯类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最大的特点在于原料都为简单易得、安全稳定的化合物,反应时间短,反应结束后经简单萃取、浓缩或结晶便可得到纯产物,同时还可实现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催化剂回收套用十分方便且几乎没有“三废”问题。本发明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反应选择性高、产物收率高、操作简单、污染小、绿色化程度高等多个优点;在设定的反应条件下,原料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均高达90%以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