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2-Amino-N'-[(E)-(4-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idene]-2-Phenylethanehydrazide | 1587732-4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2-Amino-N'-[(E)-(4-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idene]-2-Phenylethanehydrazide
英文别名
(2R)-2-amino-N-[(E)-(4-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ideneamino]-2-phenylacetamide
(2r)-2-Amino-N'-[(E)-(4-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idene]-2-Phenylethanehydrazide化学式
CAS
1587732-49-7
化学式
C19H17N3O2
mdl
——
分子量
319.363
InChiKey
WWYPXPWOVWOANL-AGKWGAA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87.7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D-苯甘氨酸甲酯盐酸盐盐酸一水合肼三乙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甲醇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3.4h, 生成 (2r)-2-Amino-N'-[(E)-(4-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idene]-2-Phenylethanehydrazide 、 (2R)-2-amino-N-[(Z)-(4-hydroxynaphthalen-1-yl)methylideneamino]-2-phen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动态组合化学方法设计基于结构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内皮抑素抑制剂
    摘要:
    基于结构的设计(SBD)可用于设计和/或优化针对生物靶标的新抑制剂。尽管很少使用从头开始的SBD,但有关SBD的大多数报告都在处理初始匹配的优化。动态组合化学(DCC)已成为鉴定生物活性配体的有力策略,因为它使靶标能够指导其最强结合剂的合成。我们设计了一个由五种醛和五种酰肼生成的潜在抑制剂(酰基hydr)的文库,并使用DCC来确定最佳的粘合剂。加入天冬氨酸蛋白酶内皮抑素后,我们通过饱和转移差NMR光谱对蛋白质结合的文库成员进行了表征。共结晶实验验证了两种最有效抑制剂的预测结合方式,
    DOI:
    10.1002/anie.2013096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Inhibitors of the Aspartic Protease Endothiapepsin by Exploiting Dynamic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作者:Milon Mondal、Nedyalka Radeva、Helene Köster、Ahyoung Park、Constantinos Potamitis、Maria Zervou、Gerhard Klebe、Anna K. H. Hirsch
    DOI:10.1002/anie.201309682
    日期:2014.3.17
    potential inhibitors (acylhydrazones) generated from five aldehydes and five hydrazides and used DCC to identify the best binder(s). After addition of the aspartic protease endothiapepsin, we characterized the protein‐bound library member(s) by saturation‐transfer difference NMR spectroscopy. Cocrystallization experiments validated the predicted binding mode of the two most potent inhibitors, thus demonstrating
    基于结构的设计(SBD)可用于设计和/或优化针对生物靶标的新抑制剂。尽管很少使用从头开始的SBD,但有关SBD的大多数报告都在处理初始匹配的优化。动态组合化学(DCC)已成为鉴定生物活性配体的有力策略,因为它使靶标能够指导其最强结合剂的合成。我们设计了一个由五种醛和五种酰肼生成的潜在抑制剂(酰基hydr)的文库,并使用DCC来确定最佳的粘合剂。加入天冬氨酸蛋白酶内皮抑素后,我们通过饱和转移差NMR光谱对蛋白质结合的文库成员进行了表征。共结晶实验验证了两种最有效抑制剂的预测结合方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