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R,2S)-1-hydroxy-1-phenyl-2-propyl]-N'-methyl naphthoic hydrazide | 1246567-7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R,2S)-1-hydroxy-1-phenyl-2-propyl]-N'-methyl naphthoic hydrazide
英文别名
N'-[(1R,2S)-1-hydroxy-1-phenylpropan-2-yl]-N'-methylnaphthalene-1-carbohydrazide
N'-[(1R,2S)-1-hydroxy-1-phenyl-2-propyl]-N'-methyl naphthoic hydrazide化学式
CAS
1246567-72-5
化学式
C21H22N2O2
mdl
——
分子量
334.418
InChiKey
KGZHUEDHVWFFPZ-YWZLYKJ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1R,2S)-1-hydroxy-1-phenyl-2-propyl]-N'-methyl naphthoic hydrazide氢溴酸 作用下, 以 丙酸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21%的产率得到cis-(5S,6R)-4,5-dimethyl-2-(1-naphthyl)-6-phenyl-5,6-dihydro-4H-1,3,4-oxadi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非外消旋5,6-二氢-4H-1,3,4-恶二嗪的合成及X射线晶体结构
    摘要:
    已从(1 R,2 S)-麻黄碱,(1 R,2 S)-去氧麻黄碱和L-苯丙氨醇制备了一系列手性,非外消旋的恶二嗪。基于麻黄的恶二嗪的合成是通过N亚硝化,还原,酰化和酸催化的环化过程完成的。的反式-和CIS衍生自-diastereomeric恶二嗪(1 - [R,2小号) -麻黄碱通过分析1个H NMR光谱和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分析。(1 R,2 S)-基于去甲氧麻黄碱的恶二嗪是基于1 H NMR光谱和类似于基于(1 R,2 S)-麻黄碱的恶二嗪的X射线晶体结构进行分配的。另外,以L-苯丙氨醇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在N 4-氮处被异丙基取代的恶二嗪。这是通过将L-苯丙氨醇与丙酮进行还原性烷基化并随后形成酰肼来实现的。这些酰肼与甲磺酰氯通过碱介导的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恶二嗪。J.杂环化​​学。(2010)。
    DOI:
    10.1002/jhet.402
  • 作为产物:
    描述:
    N-aminoephedrine1-萘甲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8%的产率得到N'-[(1R,2S)-1-hydroxy-1-phenyl-2-propyl]-N'-methyl naphthoic hydraz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非外消旋5,6-二氢-4H-1,3,4-恶二嗪的合成及X射线晶体结构
    摘要:
    已从(1 R,2 S)-麻黄碱,(1 R,2 S)-去氧麻黄碱和L-苯丙氨醇制备了一系列手性,非外消旋的恶二嗪。基于麻黄的恶二嗪的合成是通过N亚硝化,还原,酰化和酸催化的环化过程完成的。的反式-和CIS衍生自-diastereomeric恶二嗪(1 - [R,2小号) -麻黄碱通过分析1个H NMR光谱和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分析。(1 R,2 S)-基于去甲氧麻黄碱的恶二嗪是基于1 H NMR光谱和类似于基于(1 R,2 S)-麻黄碱的恶二嗪的X射线晶体结构进行分配的。另外,以L-苯丙氨醇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在N 4-氮处被异丙基取代的恶二嗪。这是通过将L-苯丙氨醇与丙酮进行还原性烷基化并随后形成酰肼来实现的。这些酰肼与甲磺酰氯通过碱介导的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恶二嗪。J.杂环化​​学。(2010)。
    DOI:
    10.1002/jhet.4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of chiral, nonracemic 5,6-dihydro-4H-1,3,4-oxadiazines
    作者:Shawn R. Hitchcock、Melissa A. Dean、Christopher J. Kelley、Kate L. Edler、Gregory M. Ferrence
    DOI:10.1002/jhet.402
    日期:——
    A series of chiral, nonracemic oxadiazine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1R,2S)‐ephedrine, (1R,2S)‐norephedrine, and L‐phenylalaninol. The synthesis of the Ephedra‐based oxadiazines was accomplished by a process of N‐nitrosation, reduction, acylation, and acid‐catalyzed cyclization. The trans‐ and cis‐diastereomeric oxadiazines derived from (1R,2S)‐ephedrine were analyzed by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by single
    已从(1 R,2 S)-麻黄碱,(1 R,2 S)-去氧麻黄碱和L-苯丙氨醇制备了一系列手性,非外消旋的恶二嗪。基于麻黄的恶二嗪的合成是通过N亚硝化,还原,酰化和酸催化的环化过程完成的。的反式-和CIS衍生自-diastereomeric恶二嗪(1 - [R,2小号) -麻黄碱通过分析1个H NMR光谱和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分析。(1 R,2 S)-基于去甲氧麻黄碱的恶二嗪是基于1 H NMR光谱和类似于基于(1 R,2 S)-麻黄碱的恶二嗪的X射线晶体结构进行分配的。另外,以L-苯丙氨醇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在N 4-氮处被异丙基取代的恶二嗪。这是通过将L-苯丙氨醇与丙酮进行还原性烷基化并随后形成酰肼来实现的。这些酰肼与甲磺酰氯通过碱介导的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恶二嗪。J.杂环化​​学。(20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