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1-[(4R)-2-oxo-4-benzyl(1,3-oxazolidin-3-yl)](3S,2R)-6-(2,2-dimethyl-1,1-diphenyl-1-silapropoxy)-3-hydroxy-2-methylhex-4-en-1-one | 455901-3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1-[(4R)-2-oxo-4-benzyl(1,3-oxazolidin-3-yl)](3S,2R)-6-(2,2-dimethyl-1,1-diphenyl-1-silapropoxy)-3-hydroxy-2-methylhex-4-en-1-one
英文别名
(4R)-4-benzyl-3-((2R,3S,4E)-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hydroxy-2-methyl-4-hexenoyl)-1,3-oxazolidin-2-one;(4R)-4-benzyl-3-[(E,2R,3S)-6-[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3-hydroxy-2-methylhex-4-enoyl]-1,3-oxazolidin-2-one
(4E)-1-[(4R)-2-oxo-4-benzyl(1,3-oxazolidin-3-yl)](3S,2R)-6-(2,2-dimethyl-1,1-diphenyl-1-silapropoxy)-3-hydroxy-2-methylhex-4-en-1-one化学式
CAS
455901-38-9
化学式
C33H39NO5Si
mdl
——
分子量
557.762
InChiKey
OEZBPCMPMCWIPA-UWXVNBB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65.9±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1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76.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E)-1-[(4R)-2-oxo-4-benzyl(1,3-oxazolidin-3-yl)](3S,2R)-6-(2,2-dimethyl-1,1-diphenyl-1-silapropoxy)-3-hydroxy-2-methylhex-4-en-1-one三甲基铝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E)-(4R,5S)-8-(tert-Butyl-diphenyl-silanyloxy)-5-hydroxy-4-methyl-oct-6-en-1-y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FR182877 全合成的环加成级联方法
    摘要:
    已实现细胞毒性天然产物 (-)-FR182877 (1) 的不对称合成。使用两个 (4R)-4-benzyl-2-oxazolidinone 介导的硼醛醇反应建立了整个结构的手性。通过使用区域选择性 Suzuki 偶联 (17 + 23 --> 26; 84%) 和 β-酮酯的大环化 (30 --> 31; 77%) 偶联两个片段来合成 19 元大碳环。31 的氧化触发了一系列立体选择性跨环 Diels-Alder 反应(32 --> 34;63%),在关键的构建事件中形成了四个新环和七个新立体中心。该五环中间体随后转化为 (-)-FR182877。对跨环 Diels-Alder 环加成级联进行了半经验计算,以确定不对称诱导的起源。
    DOI:
    10.1021/ja03764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FR182877 全合成的环加成级联方法
    摘要:
    已实现细胞毒性天然产物 (-)-FR182877 (1) 的不对称合成。使用两个 (4R)-4-benzyl-2-oxazolidinone 介导的硼醛醇反应建立了整个结构的手性。通过使用区域选择性 Suzuki 偶联 (17 + 23 --> 26; 84%) 和 β-酮酯的大环化 (30 --> 31; 77%) 偶联两个片段来合成 19 元大碳环。31 的氧化触发了一系列立体选择性跨环 Diels-Alder 反应(32 --> 34;63%),在关键的构建事件中形成了四个新环和七个新立体中心。该五环中间体随后转化为 (-)-FR182877。对跨环 Diels-Alder 环加成级联进行了半经验计算,以确定不对称诱导的起源。
    DOI:
    10.1021/ja0376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ntaphosphaferrocene as a Linking Unit for the Formation of One- and Two-Dimensional Polymers
    作者:Junfeng Bai、Alexander V. Virovets、Manfred Scheer
    DOI:10.1002/1521-3773(20020517)41:10<1737::aid-anie1737>3.0.co;2-4
    日期:2002.5.17
  • Stereoconvergent synthesis of C1–C17 and C18–C25 fragments of bafilomycin A1
    作者:J.S. Yadav、K. Bhaskar Reddy、G. Sabitha
    DOI:10.1016/j.tet.2007.11.091
    日期:2008.2
    The effective syntheses of the enantiomerically pure C(1)-C(17) and C(18)-C(25) fragments as promising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of bafilomycin A(1), I have been achieved. (C) 2007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 A Cycloaddition Cascade Approach to the Total Synthesis of (−)-FR182877
    作者:David A. Evans、Jeremy T. Starr
    DOI:10.1021/ja037643+
    日期:2003.11.1
    entire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using two (4R)-4-benzyl-2-oxazolidinone-mediated boron aldol reactions. A 19-membered macrocarbocycl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upling of two fragments using a regioselective Suzuki coupling (17 + 23 --> 26; 84%) and macrocyclization of a beta-keto ester (30 --> 31; 77%). Oxidation of 31 triggered a sequence of stereoselective transannular Diels-Alder reactions (32 -->34;
    已实现细胞毒性天然产物 (-)-FR182877 (1) 的不对称合成。使用两个 (4R)-4-benzyl-2-oxazolidinone 介导的硼醛醇反应建立了整个结构的手性。通过使用区域选择性 Suzuki 偶联 (17 + 23 --> 26; 84%) 和 β-酮酯的大环化 (30 --> 31; 77%) 偶联两个片段来合成 19 元大碳环。31 的氧化触发了一系列立体选择性跨环 Diels-Alder 反应(32 --> 34;63%),在关键的构建事件中形成了四个新环和七个新立体中心。该五环中间体随后转化为 (-)-FR182877。对跨环 Diels-Alder 环加成级联进行了半经验计算,以确定不对称诱导的起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