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p-Toluolsulfonylamino)-2-(2-hydroxy-1-naphthyl)-phenol | 27827-3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p-Toluolsulfonylamino)-2-(2-hydroxy-1-naphthyl)-phenol
英文别名
N-(4-hydroxy-3-(2-hydroxynaphthalen-1-yl)phen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N-[4-hydroxy-3-(2-hydroxynaphthalen-1-yl)phen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4-(p-Toluolsulfonylamino)-2-(2-hydroxy-1-naphthyl)-phenol化学式
CAS
27827-34-5
化学式
C23H19NO4S
mdl
MFCD00196530
分子量
405.474
InChiKey
LSZNNKFDPOPYB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95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p-Toluolsulfonylamino)-2-(2-hydroxy-1-naphthyl)-phenol碘苯二乙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8h, 生成 N-(4-hydroxy-3-(2-hydroxynaphthalen-1-yl)-5-(1-methyl-2-(naphthalen-2-yl)indolizin-3-yl)phen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酸催化的区域选择性 C(sp2)-H 键功能化中氮茚:同时涉及合成和理论研究
    摘要:
    已经为区域选择性 C(sp 2 ) 开发了一种原子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协议)–中氮茚的H键官能化。乙酸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在无金属条件下进行,产生多种合成有用的中氮茚衍生物。本协议表现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产量良好。使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进行的量子力学研究在了解乙酸是确定作为催化剂的实际途径及其超快性质的关键因素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了涉及分子间和分子内质子转移的不同途径,有或没有乙酸。计算结果表明,质子穿梭机制涉及能量最低、最有利的乙酸催化途径。此外,
    DOI:
    10.1021/acs.joc.1c0301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4-羟基苯基)-磺酰胺和 2-萘酚之间的电化学交叉偶联:2,2′-双(芳烃)的合成
    摘要:
    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用于 N-(4-羟基苯基)-磺胺类药物和 2-萘酚脱氢交叉偶联的电化学方法。这种转化为在温和条件下以中高产率分析各种 C1 对称 2,2′-双(芳烃醇)提供了一种直接且可扩展的方法。还用 ≤55% ee 对该反应的不对称变体进行了初步尝试,以合成 2,2′-双(芳烃醇)。进行了对照实验以提出一种合理的反应机制。
    DOI:
    10.1021/acs.joc.4c00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etic Acid-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C(sp<sup>2</sup>)–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of Indolizines: Concomitant Involvement of Synthetic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作者:Kishor D. Mane、Anirban Mukherjee、Gourab Kanti Das、Gurunath Suryavanshi
    DOI:10.1021/acs.joc.1c03019
    日期:2022.4.15
    An atom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protocol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regioselective C(sp2)–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of indolizines. The acetic acid-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proceeds under metal-free conditions, producing a wide range of synthetically useful indolizine derivatives. The present protocol showed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broad substrate scope in good to
    已经为区域选择性 C(sp 2 ) 开发了一种原子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协议)–中氮茚的H键官能化。乙酸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在无金属条件下进行,产生多种合成有用的中氮茚衍生物。本协议表现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产量良好。使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进行的量子力学研究在了解乙酸是确定作为催化剂的实际途径及其超快性质的关键因素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了涉及分子间和分子内质子转移的不同途径,有或没有乙酸。计算结果表明,质子穿梭机制涉及能量最低、最有利的乙酸催化途径。此外,
  • Electrochemical Cross-Coupling between <i>N</i>-(4-Hydroxyphenyl)-sulfonamides and 2-Naphthols: Synthesis of 2,2′-Bis(arenol)s
    作者:Zheng Zhu、Yanan Li、Shitang Ma、Xuan Zhou、Yekai Huang、Jianan Sun、Wei-Yi Ding
    DOI:10.1021/acs.joc.4c00021
    日期:——
    herein present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the dehydrogenative cross-coupling of N-(4-hydroxyphenyl)-sulfonamides and 2-naphthols. This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a direct and scalable approach to a wide range of C1-symmetric 2,2′-bis(arenol)s with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Preliminary attempts with the asymmetric variant of this reaction were also performed with ≤55% ee for the synthesis
    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用于 N-(4-羟基苯基)-磺胺类药物和 2-萘酚脱氢交叉偶联的电化学方法。这种转化为在温和条件下以中高产率分析各种 C1 对称 2,2′-双(芳烃醇)提供了一种直接且可扩展的方法。还用 ≤55% ee 对该反应的不对称变体进行了初步尝试,以合成 2,2′-双(芳烃醇)。进行了对照实验以提出一种合理的反应机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