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is(3-fluorophenyl)-1,2-ethanediol | 24133-5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is(3-fluorophenyl)-1,2-ethanediol
英文别名
1,2-bis(3-fluorophenyl)ethane-1,2-diol;3,3'-Difluor-α,α'-dihydroxybibenzyl
1,2-bis(3-fluorophenyl)-1,2-ethanediol化学式
CAS
24133-57-1
化学式
C14H12F2O2
mdl
——
分子量
250.245
InChiKey
DPDBBIGFVRQSG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8-119 °C
  • 沸点:
    369.7±37.0 °C(Predicted)
  • 密度:
    1.33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bis(3-fluorophenyl)-1,2-ethanediol氧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5.0h, 以67%的产率得到3-氟苯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相氮化碳光催化剂在好氧胶束介质中邻二元醇的CC键氧化裂解
    摘要:
    已经开发了绿色高效的可见光促进胶束介质中邻二醇的好氧氧化C–C键裂解。该协议使用具有氮空位的石墨氮化碳(CN620)作为无金属可循环使用的光催化剂,而CTAB作为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对照实验和ESR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和价带孔在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的同位素实验提出了反应的β-分裂/ HAT途径和氧化/水解/脱水途径,这与以前的报道不同。半导体/胶束催化剂体系可以循环使用至少10次,而不会显着降低活性。此外,
    DOI:
    10.1039/d0gc01727b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氟苯甲醛4-(叔丁氧羰基)吡啶联硼酸频那醇酯 作用下, 反应 6.0h, 以87%的产率得到1,2-bis(3-fluorophenyl)-1,2-ethane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异烟酸酯催化剂与双(频哪醇)二硼的无金属热有机催化频哪醇偶联芳基醛
    摘要:
    已经开发了芳醛的无金属热有机催化频哪醇偶联。由异烟酸叔丁酯催化的芳醛与双(频哪醇)二硼作为共还原剂的分子间偶联得到1,2-二苯基乙烷-1,2-二醇。该反应也适用于 1,1'-联苯-2,2'-二甲醛的分子内偶联得到 9,10-二氢菲-9,10-二醇。在这种偶联条件下可以耐受各种官能团。
    DOI:
    10.1039/d1ra04443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gnesium-Mediated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in Aqueous Media:  Barbier−Grignard Allylation and Pinacol Coupling of Aldehydes
    作者:Wen-Chun Zhang、Chao-Jun Li
    DOI:10.1021/jo982497p
    日期:1999.4.1
    alkylation of aldehydes with alkyl halides was studied in aqueous media. The reac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s with allyl halides is highly effective with either THF or water as the reaction solvent but poor in a mixture of THF/wat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gnesium-mediated allylation of aldehydes with allyl bromide and iodide proceeds effectively in aqueous 0.1 N HCl or 0.1 N NH(4)Cl. Aromatic aldehydes reacted
    在含介质中研究了介导的Barbier-Grignard型醛与烷基卤化物的烷基化反应。用THF或作为反应溶剂,芳族醛与烯丙基卤的反应非常有效,但是在THF /的混合物中效果较差。已经发现,与烯丙基的醛介导的烯丙基化在0.1 N HCl或0.1 N NH(4)Cl溶液中有效进行。芳族醛在脂肪族醛的存在下发生化学选择性反应。当脂族和芳族醛官能团同时存在于同一分子中时,也观察到排他选择性。在不存在烯丙基卤的情况下,醛和酮与在0.1 N NH(4)Cl溶液中反应形成高产率的相应频哪醇偶联产物。频哪醇反应的有效性受到羰基周围空间环境的强烈影响。脂肪醛和简单的烷基卤化物在用于烷基化或频哪醇偶联反应的反应条件下呈惰性。
  • Metal-Free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s for Nitriles and Amides Synthesis from 1,2-Diols via Oxidative Cleavage of C–C Bonds
    作者:Huihui Luo、Ying Lv、Shuainan Tian、Guosong Li、Wen Dai
    DOI:10.1021/acscatal.3c03584
    日期:2023.11.17
    experiments verify that the preference of selectivity for amides stems fro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carboxylic acid group in catalysts and carboxylate anions. This protocol exhibits easy scalability, broad substrate scope, remarkable functional group tolerability,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data reveal that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N-doped carbon materials
    1,2-二醇中 C-C 键的氧化裂解和功能化已成为化学转化领域快速发展的领域。然而,由于 C-C 键固有的动力学惰性和热力学稳定性,以直接和选择性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使用无属催化剂,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种通用且有效的无属 N 掺杂多孔碳材料,该材料能够从 1,2-二醇合成腈。使用 O 2作为氧化剂和溶液,一系列结构不同的单取代和多取代 1,2-二醇可以顺利地进行 C-C 键断裂以获得腈。NH 3作为氮源。值得注意的是,1,2-二醇的氧化裂解和酰胺化以产生酰胺也可以用NH 4 OAc作为氮源来实现。一系列对照实验验证了酰胺选择性的偏好源于催化剂中的羧酸基团和羧酸根阴离子的协同效应。该协议具有简单的可扩展性、广泛的底物范围、显着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可回收的催化剂。表征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氮掺杂碳材料的高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石墨氮物种和大的比表面积。
  • US4087463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87463A
    公开(公告)日:1978-05-02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