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β-Hydroxy-5β-pregnane-11,20-dione
3β-Hydroxy-5β-pregnane-11,20-dione | 566-00-7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
类固醇和类固醇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β-Hydroxy-5β-pregnane-11,20-dione
英文别名
(3β,5β)-3-hydroxypregnane-11,20-dione;L 464191-0;3β-Hydroxy-5β-pregnan-11,20-dion;5beta-Pregnane-11,20-dione, 3beta-hydroxy-;(3S,5R,8S,9S,10S,13S,14S,17S)-17-acetyl-3-hydroxy-10,13-dimethyl-1,2,3,4,5,6,7,8,9,12,14,15,16,17-tetradecahydrocyclopenta[a]phenanthren-11-one
CAS
566-00-7
化学式
C
21
H
32
O
3
mdl
——
分子量
332.483
InChiKey
DUHUCHOQIDJXAT-MZBYGQQK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沸点:
468.1±40.0 °C(Predicted)
密度:
1.11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重原子数:
24
可旋转键数:
1
环数:
4.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拓扑面积:
54.4
氢给体数:
1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5beta-孕甾-3,11,20-三酮
5β-pregnane-3,11,20-trione
1474-68-6
C
21
H
30
O
3
330.467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3β-hydroxy-21-acetoxy-5β-pregnanedione-(11.20)
53604-17-4
C
23
H
34
O
5
390.52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β-Hydroxy-5β-pregnane-11,20-dione
、
乙酸酐
在
吡啶
作用下, 生成
3β-acetoxy-5β-pregnane-11,20-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11 beta, 17 alpha-dihydroxypregnan-20-ones and process
摘要:
公开号:
US02671095A1
作为产物:
描述:
5beta-孕甾-3,11,20-三酮
在
2,3,4,5,6-pentahydroxy-hexanal
、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 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from Sphingomonas sanxanigenens 、 GDH from Bacillus subtilis QB
928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水
、
叔丁醇
为溶剂, 以52 %的产率得到3β-Hydroxy-5β-pregnane-11,20-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催化类固醇中 3-酮的高度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氢化
摘要:
证明了在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HSDH) 的催化下,类固醇中的 3-酮基可以高度选择性地氢化为 3-羟基类固醇。 Ct3α-HSDH催化的氢化反应以高产率产生了作为主要对映体纯异构体的3α-羟基类固醇,而Ss3β-HSDH催化体系则以优异的产率产生了3β-羟基类固醇。在两种催化体系中,氢化反应在 3-酮基上进行区域选择性,7-、11-、17-和 20-酮基几乎未反应,并且在 C=C 键和酯基未受攻击的情况下进行化学选择性氢化。我们的HSDH促进的氢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高、收率好、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适合克级合成等优点。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我们的氢化方法,可以轻松、高产地获得脱氢表雄酮、布烯醇酮和阿法沙酮等生物活性分子。
DOI:
10.1021/acs.orglett.3c035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Über Bestandteile der Nebennierenrinde und verwandte Stoffe. 70. Mitteilung. Teilsynthese des Corticosterons
作者:
J. von Euw、A. Lardon、T. Reichstein
DOI:
10.1002/hlca.194402701164
日期:
——
�ber Bestandteile der Nebennierenrinde und verwandte Stoffe. 68. Mitteilung. Pregnandiol-(3 ?, 11 ?)-on-(20) und Pregnandiol-(3 ?, 11 ?)-on-(20)
作者:
J. von Euw、A. Lardon、T. Reichstein
DOI:
10.1002/hlca.194402701107
日期:
——
Preparation of 3beta-pregnanol-11, 20-dione
申请人:
UPJOHN CO
公开号:
US02752371A1
公开(公告)日:
1956-06-2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N-Acetyl-1,2,2-triphenylethylamin
下一个:1-{4-[{4-chloro-2-[(2-chlorophenyl)(hydroxy)methyl]-phenyl}(2,2-dimethylpropyl)amino]-4-oxobutanoyl}piperidine-3-carboxyl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