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t-Butyl-3-methyl-Δ4-imidazolin-2-thion | 61640-3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t-Butyl-3-methyl-Δ4-imidazolin-2-thion
英文别名
1-t-Butyl-3-methyl-Δ4-imidazolinthion-2;1-tert-Butyl-3-methyl-1,3-diazolin-2-thion;1-tert-Butyl-3-methyl-Δ4-imidazolin-2-thion;1-tert-Butyl-3-methyl-4-imidazolin-2-thion;1-tert-butyl-3-methyl-1,3-dihydro-imidazole-2-thione;1-tert-butyl-3-methyl-imidazol-4-ine-2-thione;1-tert-butyl-3-methylimidazole-2-thione;1-tert-Butyl-3-methyl-1,3-dihydro-2H-imidazole-2-thione
1-t-Butyl-3-methyl-Δ<sup>4</sup>-imidazolin-2-thion化学式
CAS
61640-30-0
化学式
C8H14N2S
mdl
——
分子量
170.279
InChiKey
CTRRUHIJBNSON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38.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t-Butyl-3-methyl-Δ4-imidazolin-2-thion正丁基锂四苯硼钠三氯化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1.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2-硫酮取代基在低配位磷化学中的应用–探究范围
    摘要:
    已经合成了多种(2-硫代氧杂咪唑-4-基)膦,具有进一步功能化的前景。按照标准反应方案,合成了P-氨基(2a,b),P-氯(3a,b)和P-氢(8a)膦衍生物。在二氯甲烷/二乙醚中用路易斯酸处理氯膦3a,b不能得到预期的阳离子,而是分离了乙氧基膦衍生物5a,b。仲膦8a的处理用六甲基二硅叠氮化钾制得2-硫代氧杂咪唑-4-基取代的膦酸酯衍生物10a,该衍生物用于获得双核膦酸酯基硼烷11a和钨配合物12a。此外,提供了对P-阴离子双(咪唑-2-亚烷基)13a的第一个强NMR证据。首次尝试合成(2-硫代氧杂咪唑-4-基)取代的膦酰基或四聚(2-硫代氧杂咪唑-4-基)取代的二膦烷仅导致三(2-硫代氧杂咪唑-4-基) )膦14a。这些化合物在光谱上得到了充分表征,其结构为2a,3a,7b。,8a,10a,11a和14a由单晶X射线晶体学确定。通过计算研究了与某些标题化合物的合成相关的挑战。
    DOI:
    10.1002/ejic.20160070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4-phosphanylated 1,3-dialkyl-imidazole-2-thiones
    摘要:
    通过锂化反应后进行磷化反应,成功选择性合成了4-磷化的1,2-二烷基咪唑-2-硫酮3a–f。对3a–f的反应性进行了氧化和络合反应的研究。所有产物通过元素分析、光谱学和质谱学方法(包括X射线分析)进行了明确表征(3a、3b、4b、4d、5b、6a和6d)。
    DOI:
    10.1039/c2dt1248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an Imidazolium Phosphanide Zwitterion and Its Conversion into Anionic Imidazol-2-ylidene Derivatives
    作者:Paresh K. Majhi、Gregor Schnakenburg、Zsolt Kelemen、Laszlo Nyulaszi、Derek P. Gates、Rainer Streubel
    DOI:10.1002/anie.201304431
    日期:2013.9.16
    Matter of opinion: The novel zwitterion 1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udied theoretically and also converted into anionic NHCs 2. The former can also be described as a phosphinidene adduct of an abnormal N‐heterocyclic carbene (1′) and, in the same vein, the latter represents a phosphinidene adduct of an anionic N‐heterocyclic dicarbene (2′).
    意见事项:理论上合成了新型两性离子1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已将其转变为阴离子NHC 2。前者也可以描述为异常的N-杂环卡宾(1 ')的次亚膦加合物,而在同一情况下,后者代表阴离子的N-杂环二卡宾(2 ')的次亚膦加合物。
  • A Metal-Free Approach for the C–H Activation and Transfer Borylation of Electron-Rich Alkenes
    作者:Vincent Desrosiers、Samantha M. Knight、Frédéric-Georges Fontaine
    DOI:10.1021/acscatal.2c04305
    日期:2022.11.4
    Alkenyl boronates are ubiquitous reagents in organic synthesis, as they allow the formation of crucial bonds through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Transition-metal catalysis is the most common approach to this transformation; however, it has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selectivity and boron reagents. On the other hand, metal-free borylation reactions often require the use of harsh reagents, causing compatibility
    硼酸烯基酯是有机合成中普遍存在的试剂,因为它们允许通过交叉偶联反应形成关键键。过渡属催化是这种转化最常见的方法。然而,它在选择性和硼试剂方面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无化反应通常需要使用苛刻的试剂,从而导致相容性问题。在此,我们将无属等桥化策略(一种官能团耐受方法)应用于富电子烯烃的 C-H 化。我们表明,2-巯基咪唑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催化烯醇醚、甲硅烷基烯醇醚和烯胺的化。此外,化化合物可以在一锅法转化中进行功能化,使其成为一种有用的合成工具。解释了各种失活途径并通过计算分析了机理,揭示了与大多数过渡属不同的是,该机理是通过 C-H 活化而不是插入和消除的顺序发生的。这项工作突出了转移 C-H 化作为烯烃化和官能化的通用和耐受工具。
  • KISTER J.; ASSEF G.; MILLE G.; METZGER J., CAN. J. CHEM., 1979, 57, NO 7, 813-821
    作者:KISTER J.、 ASSEF G.、 MILLE G.、 METZGER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香豆素-6-羧酸 顺式-3a,5,6,6a-四氢-3-(1-甲基乙基)-4H-环戊二烯并[d]异恶唑 锌离子载体IV 钐(III) 离子载体 II 苯,1-(2E)-2-丁烯-1-基-2-氟- 苯,(2,2-二氟乙烯基)- 聚二硫二噻唑烷 缩胆囊肽9 绕丹酸钠 盐(1:?)5'-尿苷酸,钠 甲酰乙内脲 甲巯咪唑 甲基羟甲基油基噁唑啉 甲基5-羟基-3,5-二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氰基-4,5-二氢-1,2-恶唑-3-羧酸酯 甲基5-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5-(羟基甲基)-4,5-二氢-1,2-恶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5-二氮杂螺[2.4]庚-5-烯-6-羧酸酯 甲基4,5-二氢-5-乙基-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3-甲基-4,5-二氢-1,2-恶唑-4-羧酸酯 甲基(E)-3-[6-[1-羟基-1-(4-甲基苯基)-3-(1-吡咯烷基)丙基]-2-吡啶基]丙烯酰酸酯 甲基(5-氧代-4,5-二氢-1,2-恶唑-3-基)乙酸酯 环戊二烯并[d]咪唑-2,5(1H,3H)-二硫酮 环己羧酸,3-氨基-2-甲氧基-,甲基酯,(1S,2S,3S)- 溶剂黄93 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 溴化1-十二烷基-2,3-二甲基咪唑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氨甲酸,[4,5-二氢-4-(碘甲基)-2-噻唑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氨基甲硫酸,[2-[[(2-羰基-1-咪唑烷基)硫代甲基]氨基]乙基]-,O-甲基酯 异噻唑,4,5-二氯-2,5-二氢-2-辛基- 希诺米啉 四氟硼酸二氢1,3-二(叔-丁基)-4,5--1H-咪唑正离子 四唑硝基紫 噻唑烷-2,4-二酮-2-缩氨基脲 噻唑丁炎酮 噻唑,4,5-二氢-4-(1-甲基乙基)-,(S)- 噁唑,4,5-二氢-4,4-二甲基-2-(5-甲基-2-呋喃基)- 噁唑,2-庚基-4,5-二氢- 咪唑烷基脲 吡嗪,2,3-二氢-5,6-二甲基-2-丙基- 叔-丁基3-羟基-1,4,6,7-四氢吡唑并[4,3-c]吡啶-5-羧酸酯 双吡唑啉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