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a(2)-[4-(4-Bromophenyl)-3-cyano-4H-naphtho[1,2-b]pyran-2-yl]-N,N-dimethylmethanimidamide | 860787-5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2)-[4-(4-Bromophenyl)-3-cyano-4H-naphtho[1,2-b]pyran-2-yl]-N,N-dimethylmethanimidamide
英文别名
N'-[4-(4-bromophenyl)-3-cyano-4H-benzo[h]chromen-2-yl]-N,N-dimethylmethanimidamide
Na(2)-[4-(4-Bromophenyl)-3-cyano-4H-naphtho[1,2-b]pyran-2-yl]-N,N-dimethylmethanimidamide化学式
CAS
860787-51-5
化学式
C23H18BrN3O
mdl
——
分子量
432.319
InChiKey
NVPBQVIPMUOXA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35.5±60.0 °C(Predicted)
  • 密度:
    1.3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48.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a(2)-[4-(4-Bromophenyl)-3-cyano-4H-naphtho[1,2-b]pyran-2-yl]-N,N-dimethylmethanimidamide甲氧苯胺溶剂黄146 作用下, 生成 1,2-benzo-[1,3-diaza-4-(4-methoxyaniline)-5-(4-bromophenyl)-10-oxa]anthra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稠合吡喃并[3,2-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筛选和对接。
    摘要:
    鉴于开发有效的黄嘌呤氧化酶(XO)酶抑制剂,合成了一系列100种吡喃并[3,2-d]嘧啶衍生物,并对其体外XO酶抑制进行了评估。结构活动关系也已建立。在所有合成的化合物中,发现4d,8d和9d是最有效的酶抑制剂,IC50值分别为8μM,8.5μM和7μM。在酶动力学研究中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9d,Lineweaver-Burk图显示化合物9d是混合型抑制剂。还已经计算出最有效的化合物4d,8d和9d的分子性质。进行了对接研究以研究黄嘌呤氧化酶与最有效的XO抑制剂9d之间的识别模式。
    DOI:
    10.1016/j.ejmech.2017.03.00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稠合吡喃并[3,2-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筛选和对接。
    摘要:
    鉴于开发有效的黄嘌呤氧化酶(XO)酶抑制剂,合成了一系列100种吡喃并[3,2-d]嘧啶衍生物,并对其体外XO酶抑制进行了评估。结构活动关系也已建立。在所有合成的化合物中,发现4d,8d和9d是最有效的酶抑制剂,IC50值分别为8μM,8.5μM和7μM。在酶动力学研究中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9d,Lineweaver-Burk图显示化合物9d是混合型抑制剂。还已经计算出最有效的化合物4d,8d和9d的分子性质。进行了对接研究以研究黄嘌呤氧化酶与最有效的XO抑制剂9d之间的识别模式。
    DOI:
    10.1016/j.ejmech.2017.03.0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黄檀色烯 黄檀素 铁力木苦素 达泊西汀标准品007 贝伐他汀 红厚壳内酯 头孢克肟侧链酸活性酯 外消旋6-甲氧羰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外消旋-6-甲基-4-苯基-2-色满醇 塞曲司特 四甲基罗丹明-5-马来酰亚胺 乙酮,1-[8-(4-羟基-3,5-二甲氧苯基)-6-甲基-8H-1,3-二噁唑并[4,5-g][1]苯并吡喃-7-基]- N,N-二乙基-4-(5-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4'-哌啶]-4-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L-苯丙氨酸,N-[(7-羟基-2-羰基-4-苯基-2H-1-苯并吡喃-8-基)甲基]- L-丝氨酸,N-[(7-羟基-2-羰基-4-苯基-2H-1-苯并吡喃-8-基)甲基]- Atto590NHS酯 8-羟基-4-苯基-2-3,4-二氢苯并吡喃酮 8-乙酰基-5,7-二羟基-4-苯基色烯-2-酮 8-(4-甲氧苯基)-6-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羟基-3-甲氧苯基)-7-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甲氧苯基)-6,7-二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4-二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6,7-二甲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 7-羟基-8-碘-4-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8-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羟基-6-戊基-4-苯基色烯-2-酮 7-羟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4-羟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3-吡啶基)-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4-甲氧基苯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3-三氟甲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3-甲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3-(4-甲氧苯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氧基-8-甲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3-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7-烯丙氧基-8-碘-4-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 7-溴-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乙酰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乙氧基-6-羟基-4-苯基香豆素 7-乙氧基-4-苯基-2H-色烯-2-酮 7-[4-(1-乙基-1-羟基-丙基)-[1,2,3]三唑-1-基甲基]-4-(3-氟-苯基)-色烯-2-酮 7-(溴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8-二羟基-4-苯基香豆素 7,8-二羟基-3,4-二苯基-香豆素 7,8-二乙酰氧基-4-苯基香豆素 6-羧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6-羟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