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3-hydroxyphen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 893740-9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3-hydroxyphen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
5-(3-hydroxyphenyl)thiophene-2-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893740-93-7
化学式
C11H8O2S
mdl
MFCD06802775
分子量
204.249
InChiKey
QIMRCMWIQNXNJ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5.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3-hydroxyphen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在 sodium hydr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8h, 生成 (2E,4E)‐5‐[5‐(3‐hydroxyphenyl)thiophen‐2‐yl]penta‐2,4‐di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接头和噻吩修饰的联芳烷基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血吸虫活性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由血吸虫属血吸虫引起并导致受感染患者的严重发病率。2018 年,有 2.908 亿人需要治疗,每年有 20 万人死亡。这种疾病的治疗依赖于单一药物吡喹酮(PZQ)。然而,在过去几年中,有报道称寄生虫对 PZQ 的敏感性降低。因此,迫切需要针对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专注于一种新的物质类别,称为联芳烷基羧酸衍生物,它在体外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血吸虫活性。对羧酸部分的构效关系 (SAR) 研究产生了三种有前途的羧酸酰胺(吗啉、硫代吗啉和甲基磺酰基哌嗪),其抗血吸虫活性低至 10 µM(吗啉衍生物),且无细胞毒性高达 100 µM。这里,我们展示了我们在这个物质类别上的持续工作。我们在扩展的 SAR 研究中调查了接头和噻吩环的修饰是否可以提高抗血吸虫活性。我们发现通过戊二烯基或苄基接头交换烷基接头是可以耐受的,并导致类似的抗血吸虫作用,而噻吩环的交换是不耐
    DOI:
    10.1002/ardp.202100259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噻吩-2-甲醛3-羟基苯硼酸potassium phosphate 、 palladium diacet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9.08h, 以100%的产率得到5-(3-hydroxyphenyl)thiophene-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接头和噻吩修饰的联芳烷基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血吸虫活性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由血吸虫属血吸虫引起并导致受感染患者的严重发病率。2018 年,有 2.908 亿人需要治疗,每年有 20 万人死亡。这种疾病的治疗依赖于单一药物吡喹酮(PZQ)。然而,在过去几年中,有报道称寄生虫对 PZQ 的敏感性降低。因此,迫切需要针对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专注于一种新的物质类别,称为联芳烷基羧酸衍生物,它在体外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血吸虫活性。对羧酸部分的构效关系 (SAR) 研究产生了三种有前途的羧酸酰胺(吗啉、硫代吗啉和甲基磺酰基哌嗪),其抗血吸虫活性低至 10 µM(吗啉衍生物),且无细胞毒性高达 100 µM。这里,我们展示了我们在这个物质类别上的持续工作。我们在扩展的 SAR 研究中调查了接头和噻吩环的修饰是否可以提高抗血吸虫活性。我们发现通过戊二烯基或苄基接头交换烷基接头是可以耐受的,并导致类似的抗血吸虫作用,而噻吩环的交换是不耐
    DOI:
    10.1002/ardp.2021002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antischistosomal activity of linker‐ and thiophene‐modified biaryl alkyl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作者:Alejandra M. Peter Ventura、Simone Haeberlein、Leonie Konopka、Wiebke Obermann、Arnold Grünweller、Christoph G. Grevelding、Martin Schlitzer
    DOI:10.1002/ardp.202100259
    日期:2021.12
    substance class called biaryl alkyl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which showed promising antischistosomal activity in vitro.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studies of the carboxylic acid moiety led to three promising carboxylic amides (morpholine, thiomorpholine, and methyl sulfonyl piperazine) with an antischistosomal activity down to 10 µM (morpholine derivative) and no cytotoxicity up to 100 µM
    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由血吸虫属血吸虫引起并导致受感染患者的严重发病率。2018 年,有 2.908 亿人需要治疗,每年有 20 万人死亡。这种疾病的治疗依赖于单一药物吡喹酮(PZQ)。然而,在过去几年中,有报道称寄生虫对 PZQ 的敏感性降低。因此,迫切需要针对这种疾病的新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专注于一种新的物质类别,称为联芳烷基羧酸衍生物,它在体外显示出有希望的抗血吸虫活性。对羧酸部分的构效关系 (SAR) 研究产生了三种有前途的羧酸酰胺(吗啉、硫代吗啉和甲基磺酰基哌嗪),其抗血吸虫活性低至 10 µM(吗啉衍生物),且无细胞毒性高达 100 µM。这里,我们展示了我们在这个物质类别上的持续工作。我们在扩展的 SAR 研究中调查了接头和噻吩环的修饰是否可以提高抗血吸虫活性。我们发现通过戊二烯基或苄基接头交换烷基接头是可以耐受的,并导致类似的抗血吸虫作用,而噻吩环的交换是不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