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is(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is(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
英文别名
(1R,2R)-1,2-bis(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
1,2-bis(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4O4
mdl
——
分子量
246.263
InChiKey
GRCDZLQANHNACB-ZIAGYGM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80.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羟基苯甲醛6,6'-二甲基-2,2'-联吡啶[VCl3(thf)3]二氢吡啶 、 1,13-dimethoxy-5,9-dipropyl-5,9-dihydro-13bH-quinolino[2,3,4-kl]acridin-13b-ylium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61 %的产率得到1,2-bis(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低氧化态钒配合物的双重光氧化还原催化:非对映选择性频哪醇偶联
    摘要:
    介绍 光氧化还原催化1最近呈指数增长,成为合成和催化领域一种易于使用、实用且广泛研究的强大方法。2经常引入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全新化学转化,3扩展合成库并突破这些新方法的界限。这些新的转化采用了单电子转移 (SET) 在金属4和/或有机5光催化剂存在下促进的反应。金属和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组合,称为双光氧化还原催化,为两个催化循环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机会,这两个催化循环协同作用以实现新的转化。6特别是,通过 SET 还原得到的羰基7可以作为反转起始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性的手段,从而允许与非亲核伙伴(即烯烃)发生不同的反应性。该方法的主要限制是醛的高还原电位 (E p/2 (PhCHO/PhCHO⋅− ) =−1.93 V vs. MeCN 中的 SCE) 和酮 (E p/2 (苯乙酮/苯乙酮⋅ − )= −2.11 V vs. MeCN 中的 SCE)。8低氧化态的金属或金属络合物(例如 K、9 Zn、10
    DOI:
    10.1002/adsc.2023011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OH or H 2 O as efficient additive to switch the reactivity of allylSmBr towards carbonyl compounds
    作者:Jianyong Li、Qingsheng Niu、Shanchan Li、Yuehao Sun、Qian Zhou、Xin Lv、Xiaoxia Wang
    DOI:10.1016/j.tetlet.2017.01.091
    日期:2017.3
    aryl ketones mediated by Sm/alkyl halide/MeOH.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al reducing species in Sm/alkyl halide/MeOH system should be allylSmBr, and MeOH has elegantly switched the reactivity of allylSmBr from being nucleophilic to being good reductive coupling reagent. Besides, H2O was also found to be a useful additive to realize the pinacol coupling of aliphatic aldehydes and ketones promoted
    烯丙基SmBr(allylSmBr)用MeOH作为助溶剂处理了各种羰基化合物,以进一步了解以前报道的Sm /烷基卤化物/ MeOH介导的芳基酮的还原偶联。结果表明,Sm /卤代烷/ MeOH体系中真正的还原物种应为烯丙基SmBr,并且MeOH很好地将烯丙基SmBr的反应性从亲核性转变为良好的还原偶联剂。此外,还发现H 2 O是实现烯丙基SmBr促进的脂肪醛和酮的频哪醇偶联的有用添加剂。
  • Diastereoselective and enantioselective photoredox pinacol coupling promoted by titanium complexes with a red-absorbing organic dye
    作者:Francesco Calogero、Giandomenico Magagnano、Simone Potenti、Francesco Pasca、Andrea Fermi、Andrea Gualandi、Paola Ceroni、Giacomo Bergamini、Pier Giorgio Cozzi
    DOI:10.1039/d2sc00800a
    日期:——
    redox-active titanium complex.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well-tailored photoredox potential of this organic dye, the selective reduction of Ti(IV) to Ti(III) is achieved. These conditions enable the formation of the D,L (syn) diastereoisomer as the favored product of the pinacol coupling (d.r. > 20 : 1 in most of the cases). Moreover, employing a simply prepared chiral SalenTi complex, the new photoredox
    频哪醇偶联反应是羰基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在电子供体存在下通过形成酮基自由基进行,一步即可得到相应的 1,2-二醇。这种转化的光氧化还原形式已经使用不同的有机染料或光活性属配合物在牺牲供体(例如叔胺或 Hantzsch 酯)的存在下完成。通常,这种反应性酮基自由基的均偶联既不是非对映选择性也不是对映选择性。在此,我们报道了由 5 mol% 的无毒、廉价且可用的 Cp 2 TiCl 2促进的芳香醛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频哪醇偶联反应。复杂的。允许完全控制非对映选择性的关键特征是在氧化还原活性络合物存在下使用吸收红色的有机染料。利用这种有机染料精心设计的光氧化还原电位,实现了将 Ti( IV ) 选择性还原为 Ti( III )。这些条件能够形成D , L ( syn ) 非对映异构体作为频哪醇偶联的有利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dr > 20:1)。此外,使用简单制备的手性 SalenTi 配合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