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在一系列文章 [5-7] 中展示了一系列化合物的构效 (
SA) 关系模式,这些化合物来自
查耳酮、
黄酮及其类似物。为了建立定量的
SA 关系,使用了疏
水性参数 [3]、取代基的电子效应 [9] 和电离常数 [8]。在本文中,提交了通过交流极谱法和使用 Ep 值进行相关分析的
苯乙烯色酮研究结果。表 1 中列出的
苯乙烯基
色酮是我们根据基于以下概念的预测合成的:1)
色酮环对一系列类
黄酮中
生物活性的出现具有决定性贡献;2) 在从
色酮转变为 2-苯基
色酮时,在后者中形成肉桂酰基片段,这反过来使得
黄酮与
色酮相比具有更高的降压活性;3) 共轭链的伸长,特别是向 2-
苯乙烯基
色酮的转变,产生了分子的构型和构象特征,从而反映了在两个亚
乙烯基和一个羰基参与下的 r-电子分布的一些不同特征,这可能会产生分子与
生物底物的额外互补性。众所周知,化合物在滴
汞电极 (
DME) 上的还原电位表征了将电子添加到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