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醚交换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含
膦酸酯部分的
乙烯基醚单体。我们表明,产率取决于
乙烯基氧基和
膦酸酯部分之间的间隔基长度:当间隔基为单个亚甲基时,可能会发生副反应,从而导致
缩醛化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含
膦酸酯的
乙烯基醚单体与
马来酸酐的自由基共聚反应,形成了分子量较低(1000至7000 g / mol)的交替共聚物。凝胶渗透色谱和31P NMR分析增强了由
膦酸酯部分发生的可能的分子内转移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膦酸酯部分的吸电子特性趋于降低共聚速率。然而,与
乙烯基氧
乙基膦酸二甲酯(
VEC 2 PMe)反应30分钟后,几乎达到了完全的单体转化。然后,
VEC 2的自由基共聚具有一系列电子接受单体(即
马来酸二丁酯,
衣康酸二丁酯,
衣康酸酐,丁基马来
酰亚胺和甲基马来
酰亚胺)的PMe生成了一系列交替共聚物。从动力学研究中,我们发现电子接受效果越高,
乙烯基醚的消耗越快,分子量也越高。©2012 Wiley Periodicals,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