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benzo[g,o][1,6,9,14]-tetraazacyclo-hexadecane-[2,5,10,13]-tetraone | 219554-4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benzo[g,o][1,6,9,14]-tetraazacyclo-hexadecane-[2,5,10,13]-tetraone
英文别名
2,7,14,19-Tetrazatricyclo[18.4.0.08,13]tetracosa-1(24),8,10,12,20,22-hexaene-3,6,15,18-tetrone;2,7,14,19-tetrazatricyclo[18.4.0.08,13]tetracosa-1(24),8,10,12,20,22-hexaene-3,6,15,18-tetrone
dibenzo[g,o][1,6,9,14]-tetraazacyclo-hexadecane-[2,5,10,13]-tetraone化学式
CAS
219554-46-8
化学式
C20H20N4O4
mdl
——
分子量
380.403
InChiKey
DVNAJVPIWAGKR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11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二酸酐邻苯二胺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94%的产率得到dibenzo[g,o][1,6,9,14]-tetraazacyclo-hexadecane-[2,5,10,13]-tetra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酰胺大环的中性受体的阴离子识别特性
    摘要:
    已合成了中性类的基于酰胺的大环化合物,并通过UV-vis滴定法和1 H nmr实验评估了阴离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较高的阴离子结合的能力被用于h观察到2 PO 4 -,F -和ACO - ,但对氯几乎没有亲和力- ,溴- ,我-和OH - 。的1个H核磁共振谱表明,该受体和氟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分别为:一个是依赖于氢键,其它去质子上。
    DOI:
    10.1002/jhet.55704505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ion recognition properties of the neutral receptors bearing amide macrocycle
    作者:X.-F. Shang、Z.-S. Cai、H.-K. Lin、H. Lin
    DOI:10.1002/jhet.5570450512
    日期:2008.9
    Neutral classes of amide-based macrocycl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anion binding abilities are assessed by UV-vis titration and 1H nmr experim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er anion binding abilities are observed for H2PO4−, F− and AcO−, but almost no affinity for Cl−, Br−, I− and OH−. The 1H nmr spectra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ceptors and fluoride anion depend on two factors
    已合成了中性类的基于酰胺的大环化合物,并通过UV-vis滴定法和1 H nmr实验评估了阴离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较高的阴离子结合的能力被用于h观察到2 PO 4 -,F -和ACO - ,但对氯几乎没有亲和力- ,溴- ,我-和OH - 。的1个H核磁共振谱表明,该受体和氟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两个因素,分别为:一个是依赖于氢键,其它去质子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