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aphthalen-1-yl)-2-phenylpropanamide | 105452-7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aphthalen-1-yl)-2-phenylpropanamide
英文别名
N-(1-phenylethyl)-2-naphthamide;2-Naphthalenecarboxamide, N-(1-phenylethyl)-;N-(1-phenylethyl)naphthalene-2-carboxamide
N-(naphthalen-1-yl)-2-phenylpropanamide化学式
CAS
105452-74-2
化学式
C19H17NO
mdl
——
分子量
275.35
InChiKey
ZHIQVSDHNZJZA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萘甲酰氯 在 pyridinium polyhydrogenfluoride 、 二(叔丁基羰基氧基)碘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5h, 生成 N-(naphthalen-1-yl)-2-phenylprop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高价碘(III)试剂阻碍酰胺键形成的无金属方法:在受阻肽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据报道,使用α-氨基酯在酯残基上具有潜在的活化基团(PAG)进行酰胺和肽合成的新方法受到了生物启发。为了在无金属的温和条件下激活酯官能团,我们利用高价碘(III)试剂对苯酚进行了轻松的脱芳香化作用。使用吡啶-氟化氢络合物,可以成功生成高反应性的酰基氟中间体,从而可以分别由庞大的胺和α-氨基酯平稳地形成位阻酰胺和肽。
    DOI:
    10.1039/d0gc03912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C(sp <sup>3</sup> )−H Amidation: Sterically Driv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H Site‐Selectivity
    作者:Abolghasem (Gus) Bakhoda、Quan Jiang、Yosra M. Badiei、Jeffery A. Bertke、Thomas R. Cundari、Timothy H. Warren
    DOI:10.1002/anie.201810556
    日期:2019.3.11
    functionalizing stronger primary and secondary C−H bonds over tertiary and benzylic C−H sites. Herein, we report a Cu catalyst that exhibits a high degre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over tertiary C−H bond selectivity in the amidation of linear and cyclic hydrocarbons with aroyl azides ArC(O)N3. Mechanistic and DFT studies indicate that C−H amidation involves H‐atom abstraction from R‐H substrates by nitrene intermediates
    无方向的C(sp 3)-H功能化反应通常遵循位点选择性模式,该模式反映了相应的C-H键解离能(BDE)。在存在较强的二级和一级键的情况下,这通常会导致较弱的CHH键的功能化。当代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催化剂体系的发展,该催化剂体系能够选择性地在叔和苄基CH位上官能化更强的一级和二级CH键。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种铜催化剂,在线性和环状烃与芳基叠氮化物ArC(O)N 3的酰胺化反应中,叔碳氢键对叔碳氢键的选择性较高。机理和DFT研究表明,C-H酰胺化涉及从由氮宾中间体[铜] R-H的基材H-原子抽象(κ 2 - Ñ,Ö -NC(O)中的Ar),以提供基于碳的基团R 。和铜(II)酰胺中间体[铜II ] -NHC(O)中的Ar,其随后捕获基团R 。形成产品R‐NHC(O)Ar。这些研究揭示了在没有导向基团的情况下实现一级和二级CH酰胺化选择性所需的重要催化剂特征。
  • Metal-free approach for hindered amide-bond formation with hypervalent iodine(<scp>iii</scp>) reagents: application to hindered peptide synthesis
    作者:Hyo-Jun Lee、Xiao Huang、Shigeyoshi Sakaki、Keiji Maruoka
    DOI:10.1039/d0gc03912h
    日期:——
    A new bio-inspired approach is reported for amide and peptide synthesis using α-amino esters that possess a potential activating group (PAG) at the ester residue. To activate the ester functionality under mild metal-free conditions, we exploited the facile dearomatization of phenols with hypervalent iodine(III) reagents. Using a pyridine–hydrogen fluoride complex, highly reactive acyl fluoride intermediates
    据报道,使用α-氨基酯在酯残基上具有潜在的活化基团(PAG)进行酰胺和肽合成的新方法受到了生物启发。为了在无金属的温和条件下激活酯官能团,我们利用高价碘(III)试剂对苯酚进行了轻松的脱芳香化作用。使用吡啶-氟化氢络合物,可以成功生成高反应性的酰基氟中间体,从而可以分别由庞大的胺和α-氨基酯平稳地形成位阻酰胺和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