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phenyl(2-pyrolyl)methyl)naphthalene | 1323976-8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phenyl(2-pyrolyl)methyl)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1,4-bis(phenyl-(2-pyrrolyl)methyl)naphthalene;2-[phenyl-[4-[phenyl(1H-pyrrol-2-yl)methyl]naphthalen-1-yl]methyl]-1H-pyrrole
1,4-bis(phenyl(2-pyrolyl)methyl)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323976-86-8
化学式
C32H26N2
mdl
——
分子量
438.572
InChiKey
YETUVSREABBDF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6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1.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bis(phenyl(2-pyrolyl)methyl)naphthalene三氟化硼乙醚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0.5h, 生成 chloropalladium(II) 5,10,15,20-tetraphenyl-1,4-naphthi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1,4-萘卟啉的构象柔性促进钯介导的萘向异茚的收缩
    摘要:
    碳卟啉类化合物5,10,15,20-四苯基-1,4-萘卟啉和5,20-二苯基-10,15-二甲苯基-24-噻吩-1,4-萘卟啉,其在大环骨架中包含萘环通过使用三吡喃的萘类似物以“ 3 +1”方法的一种改进形式获得。1,4-萘卟啉和24-thia-1,4-萘卟啉是平面的,除了萘部分朝着大环中心倾斜,这是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的。广泛的NMR研究表明1,4-萘卟啉的双质子化由于萘部分的翻转而引起了显着的构象变化,从而提供了扩展的大环结构。氯化钯(II)与1,4-萘卟啉在乙腈中反应生成钯(II)1,4-萘卟啉,保留了游离碱的折叠构象。钯(II)引起的非凡的,易催化的萘到异茚的收缩产生了第一个金属(II)苯并碳卟啉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四面体碳配位模式。
    DOI:
    10.1021/om2004139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咯1,4-bis(phenylhydroxymethyl)naphthalene三氟化硼乙醚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1,4-bis(phenyl(2-pyrolyl)methyl)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4-萘卟啉的构象柔性促进钯介导的萘向异茚的收缩
    摘要:
    碳卟啉类化合物5,10,15,20-四苯基-1,4-萘卟啉和5,20-二苯基-10,15-二甲苯基-24-噻吩-1,4-萘卟啉,其在大环骨架中包含萘环通过使用三吡喃的萘类似物以“ 3 +1”方法的一种改进形式获得。1,4-萘卟啉和24-thia-1,4-萘卟啉是平面的,除了萘部分朝着大环中心倾斜,这是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的。广泛的NMR研究表明1,4-萘卟啉的双质子化由于萘部分的翻转而引起了显着的构象变化,从而提供了扩展的大环结构。氯化钯(II)与1,4-萘卟啉在乙腈中反应生成钯(II)1,4-萘卟啉,保留了游离碱的折叠构象。钯(II)引起的非凡的,易催化的萘到异茚的收缩产生了第一个金属(II)苯并碳卟啉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四面体碳配位模式。
    DOI:
    10.1021/om20041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old(III)-Mediated Contraction of Benzene to Cyclopentadiene: From<i>p</i>-Benziporphyrin to Gold(III) True Tetraarylcarbaporphyrin
    作者:Bartosz Szyszko、Kamil Kupietz、Ludmiła Szterenberg、Lechosław Latos-Grażyński
    DOI:10.1002/chem.201304162
    日期:2014.1.27
    sodium tetrachloroaurate(III) dihydrate, and potassium carbonate in dichloromethane yielded gold(III) 5,10,15,20‐tetraaryl21carbaporphyrin owing to the contraction of p‐phenylene to cyclopentadiene. This molecule is the very first representative of a true 5,10,15,20‐tetraaryl21carbaporphyrin complex where four trigonal donor atoms are involved in equatorial coordination. The contraction adds an unprecedented
    的反应p -benziporphyrin,四氯金(III)酸钠二水合物,和碳酸钾在二氯甲烷,得到金(III)由于收缩5,10,15,20-四芳基-21- carbaporphyrin p亚苯基环戊二烯。该分子是真正的5,10,15,20-四芳基-21-碳卟啉复合物的第一个代表,其中四个三角供体原子参与了赤道配位。收缩为简单的金(III)化合物催化的芳香族化合物的许多有机转化增添了一条空前的途径。对苯并卟啉为改变苯单元的基本反应性提供了独特的环境,从而促进了苯单元向环戊二烯的收缩。
  • Conformational Flexibility of 1,4-Naphthiporphyrin Promotes a Palladium-Mediated Contraction of Naphthalene to Isoindene
    作者:Bartosz Szyszko、Lechosław Latos-Grażyński
    DOI:10.1021/om2004139
    日期:2011.8.22
    reaction of palladium(II) chloride with 1,4-naphthiporphyrin in acetonitrile yielded palladium(II) 1,4-naphthiporphyrin, which preserved the folded conformation of the free base. The remarkable, facile palladium(II)-stimulated contraction of naphthalene to isoindene produced the first complex of metal(II) benzocarbaporphyrin which acquires a unique tetrahedral carbon coordination mode.
    碳卟啉类化合物5,10,15,20-四苯基-1,4-萘卟啉和5,20-二苯基-10,15-二甲苯基-24-噻吩-1,4-萘卟啉,其在大环骨架中包含萘环通过使用三吡喃的萘类似物以“ 3 +1”方法的一种改进形式获得。1,4-萘卟啉和24-thia-1,4-萘卟啉是平面的,除了萘部分朝着大环中心倾斜,这是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的。广泛的NMR研究表明1,4-萘卟啉的双质子化由于萘部分的翻转而引起了显着的构象变化,从而提供了扩展的大环结构。氯化钯(II)与1,4-萘卟啉在乙腈中反应生成钯(II)1,4-萘卟啉,保留了游离碱的折叠构象。钯(II)引起的非凡的,易催化的萘到异茚的收缩产生了第一个金属(II)苯并碳卟啉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四面体碳配位模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