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无机酸酯

无机酸酯是指由醇和含氧无机酸(或有机酸)作用生成相应的酯(可以是无机酸酯或有机酸酯)及水的化学反应产物。例如,硫酸与乙醇、硝酸与甘油或季戊四醇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重要的无机酸酯。

由酸(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与醇脱水而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酯。这类化合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酸酯,如甲基硫酸酯、甲基亚硫酸酯、三硝酸甘油酯、丁基磷酸酯等;另一类为有机酸酯,例如乙酸乙酯、乙烯基醋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后者更为重要。

根据羟基酸(醇)分子内部或分子间的酯化反应,可进一步将酯分为内酯及交酯两种类型。通常情况下,酯类物质为中性,并能发生水解。羧酸酯还可能发生酯交换、氨解、还原和格林尼亚反应等化学变化。

在狭义上,无机酸酯特指由羧酸酯化而生成的产物,其通式为RCOOR',表示羧酸分子中的羧基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根据相应的羧酸和醇或酚命名,例如“某酸某酯”。环状结构的酯称为内酯(lactone)。

酯的化学性质与酰卤、酸酐相似,容易进行水解、醇解及氨解反应。低级酯通常是芳香且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而高级酯则为固体。作为重要的溶剂和合成原料,一些酯本身就是药物成分。依据所含酸的不同,酯可被分为无机酸酯和有机酸酯;依据烃基的不同,则可分为脂肪酯、芳香酯及环酯等类型。

广义上讲,醇与酸反应生成酯的过程被称为酯化反应。通常情况下,这种过程指的是酸的酯化而将醇的酯化称为酰化。酯化是可逆反应,即酯与水作用回生成原来的醇(或酚)和相应的酸。一般需要在催化剂(如氢离子)的存在下进行,并通过加热等条件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结构式图片
碳酸苄基苯酯 benzyl phenyl carbonate 28170-07-2 C14H12O3
碳酸苄基苯酯
碳酸甲乙酯 ethyl methyl carbonate 623-53-0 C4H8O3
碳酸甲乙酯
碳酸甲丙酯 methyl propyl carbonate 56525-42-9 C5H10O3
碳酸甲丙酯
碳酸甲丁酯 n-butyl methyl carbonate 4824-75-3 C6H12O3
碳酸甲丁酯
碳酸烯丙基苯酯 allyl phenyl carbonate 16308-68-2 C10H10O3
碳酸烯丙基苯酯
碳酸亚乙烯酯 vinylene carbonate 872-36-6 C3H2O3
碳酸亚乙烯酯
碳酸二辛酯 dioctyl carbonate 1680-31-5 C17H34O3
碳酸二辛酯
碳酸二苯酯 bis(phenyl) carbonate 102-09-0 C13H10O3
碳酸二苯酯
碳酸二甲酯 [<sup>2</sup>H6]dimethyl carbonate 108481-44-3 C3H6O3
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正丁酯 Dibutyl carbonate 542-52-9 C9H18O3
碳酸二正丁酯
碳酸二戊酯 dipentyl carbonate 2050-94-4 C11H22O3
碳酸二戊酯
碳酸二异丙酯 bis-2-propyl carbonate 6482-34-4 C7H14O3
碳酸二异丙酯
碳酸二异丁酯 diisobutyl carbonate 539-92-4 C9H18O3
碳酸二异丁酯
碳酸二乙酯 Diethyl carbonate 105-58-8 C5H10O3
碳酸二乙酯
碳酸二丙酯(DPC) Dipropyl carbonate 623-96-1 C7H14O3
碳酸二丙酯(DPC)
碳酸二(2-吡啶)酯 2,2'-dipyridyl carbonate 1659-31-0 C11H8N2O3
碳酸二(2-吡啶)酯
碳酸乙烯酯 [1,3]-dioxolan-2-one 96-49-1 C3H4O3
碳酸乙烯酯
碳酸乙烯亚乙酯 4-vinyl-1,3-dioxolan-2-one 4427-96-7 C5H6O3
碳酸乙烯亚乙酯
碳酸丙烯酯 1,2-propylene cyclic carbonate 108-32-7 C4H6O3
碳酸丙烯酯
碳酸丙烯乙酯 allyl ethyl carbonate 1469-70-1 C6H10O3
碳酸丙烯乙酯
硫酸酯 Sulfate 14808-79-8 O4S
硫酸酯
硫酸苯酯 phenol sulfate 937-34-8 C6H6O4S
硫酸苯酯
硫酸甲酯钠 512-42-5 CH4NaO4S
硫酸甲酯钠
硫酸氫丙酯 sulfuric acid monopropyl ester 13425-84-8 C3H8O4S
硫酸氫丙酯
硫酸单乙酯 ethyl sulfate 540-82-9 C2H6O4S
硫酸单乙酯
硫酸二甲酯 dimethyl sulfate 77-78-1 C2H6O4S
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戊酯 Dipentylsulfat 5867-98-1 C10H22O4S
硫酸二戊酯
硫酸二乙酯 diethyl sulfate 64-67-5 C4H10O4S
硫酸二乙酯
硫酸二丁酯 sulfuric acid dibutyl ester 625-22-9 C8H18O4S
硫酸二丁酯
硫酸丙酯 propyl sulfone 598-03-8 C6H14O2S
硫酸丙酯
硫丹硫酸酯 endosulfan sulfate 1031-07-8 C9H6Cl6O4S
硫丹硫酸酯
硝酸戊酯 amyl nitrate 1002-16-0 C5H11NO3
硝酸戊酯
硝酸异辛酯 isooctyl nitrate 73513-43-6 C8H17NO3
硝酸异辛酯
硝酸异戊酯 isopentyl nitrate 543-87-3 C5H11NO3
硝酸异戊酯
硝酸异丙酯 isopropyl nitrate 1712-64-7 C3H7NO3
硝酸异丙酯
硝酸异丁酯 isobutyl nitrate 543-29-3 C4H9NO3
硝酸异丁酯
硝酸仲丁酯 2-butyl nitrate 924-52-7 C4H9NO3
硝酸仲丁酯
硝酸乙酯 ethyl nitrate 625-58-1 C2H5NO3
硝酸乙酯
硝酸丙酯 propyl nitrate 627-13-4 C3H7NO3
硝酸丙酯
硝酸丁酯 butyl nitrate 928-45-0 C4H9NO3
硝酸丁酯
硅酸四苯酯 tetraphenoxysilane 1174-72-7 C24H20O4Si
硅酸四苯酯
硅酸四烯丙酯 tetraallyloxysilane 1067-43-2 C12H20O4Si
硅酸四烯丙酯
硅酸四乙酯 Tetraethoxysilane 78-10-4 C8H20O4Si
硅酸四乙酯
硅酸三甲基甲硅基酯 Trimethylsilyl trihydrogen silicate 56275-01-5 C3H12O4Si2
硅酸三甲基甲硅基酯
甲苯磺酸酯 Toluene-4-sulfonate3-octadecyl-2-{(E)-3-[3-octadecyl-3H-benzooxazol-(2E)-ylidene]-propenyl}-benzooxazol-3-ium; 60711-74-2 C7H7O3S*C53H85N2O2
甲苯磺酸酯
甲苯磺酸酯 3-{2-(2,4-Dichlorophenyl)-2-[(1H-1,2,4-triazol-1-yl)methyl]-1,3-dioxolan-4-yl}-2,4-dimethylbenzene-1-sulfonate 154003-23-3 C20H18Cl2N3O5S-
甲苯磺酸酯
甲磺酸苯酯 phenyl methanesulfonate 16156-59-5 C7H8O3S
甲磺酸苯酯
甲磺酸甲酯 Methyl methanesulfonate 66-27-3 C2H6O3S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异丙酯 isopropyl methanesulfonate 926-06-7 C4H10O3S
甲磺酸异丙酯
甲磺酸加贝酯 ethyl 4-[6-(diaminomethylideneamino)hexanoyloxy]benzoate 39492-01-8 C16H23N3O4
甲磺酸加贝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