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chloro-1H-isochromene | 138522-3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chloro-1H-isochromene
英文别名
——
7-chloro-1H-isochromene化学式
CAS
138522-35-7
化学式
C9H7ClO
mdl
——
分子量
166.607
InChiKey
CGYANUSYZRWBD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chloro-1H-isochromene 在 lithium perchlo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allyl-7-chloro-1H-isochrom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分子碳-碳键形成反应中氧化碳-氢键断裂产生的芳族阳离子
    摘要:
    Chromenes 和异色烯与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DDQ) 快速反应,通过氧化碳氢裂解形成持久的芳香族氧代碳鎓离子。该过程容忍苯环上的给电子和吸电子基团以及吡喃环上的额外取代。可以将各种亲核试剂添加到这些阳离子中以生成多种结构。
    DOI:
    10.1021/jo301185h
  • 作为产物:
    描述:
    (5-chloro-2-ethynylphenyl)methanol二(三苯基膦)环戊二烯基氯化钌(II) 作用下, 以 正丁胺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62%的产率得到7-chloro-1H-isochrom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催化Ru Vinylidenesnes环芳香异构和双同炔丙基醇的形成:苯并呋喃和异色酮的形成
    摘要:
    钌催化的芳香族均丙和双均丙炔醇的环异构化可有效提供苯并呋喃和异苯并二氢萘。这些(5-和6-过程被证明是化疗和区域选择性内切环化)从关键孺偏二中间体衍生的。胺/铵碱式酸对的存在对于催化循环至关重要。
    DOI:
    10.1021/ol902212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oisomerization of Aromatic Homo- and Bis-homopropargylic Alcohols via Catalytic Ru Vinylidenes: Formation of Benzofurans and Isochromenes
    作者:Alejandro Varela-Fernández、Carlos González-Rodríguez、Jesús A. Varela、Luis Castedo、Carlos Saá
    DOI:10.1021/ol902212h
    日期:2009.11.19
    Ru-catalyzed cycloisomerizations of aromatic homo- and bis-homopropargylic alcohols effectively afford benzofurans and isochromenes. These processes proved to be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5-, and 6-endo cyclizations) derived from key Ru vinylidene intermediates. The presence of an amine/ammonium base−acid pair is crucial for the catalytic cycle.
    钌催化的芳香族均丙和双均丙炔醇的环异构化可有效提供苯并呋喃和异苯并二氢萘。这些(5-和6-过程被证明是化疗和区域选择性内切环化)从关键孺偏二中间体衍生的。胺/铵碱式酸对的存在对于催化循环至关重要。
  • Aromatic Cations from Oxidative Carbon–Hydrogen Bond Cleavage in Bimolecular Carbon–Carbon Bond Forming Reactions
    作者:Dane J. Clausen、Paul E. Floreancig
    DOI:10.1021/jo301185h
    日期:2012.8.3
    with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DDQ) to form persistent aromatic oxocarbenium ions through oxidative carbon–hydrogen cleavage. This process is tolerant of electron-donating and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s on the benzene ring and additional substitution on the pyran ring. A variety of nucleophiles can be added to these cations to generate a diverse set of structures.
    Chromenes 和异色烯与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DDQ) 快速反应,通过氧化碳氢裂解形成持久的芳香族氧代碳鎓离子。该过程容忍苯环上的给电子和吸电子基团以及吡喃环上的额外取代。可以将各种亲核试剂添加到这些阳离子中以生成多种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