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无水氟化锌 | 7783-49-5

中文名称
无水氟化锌
中文别名
氟化锌,无水;氟化锌
英文名称
zinc difluoride
英文别名
zinc;difluoride
无水氟化锌化学式
CAS
7783-49-5
化学式
F2Zn
mdl
——
分子量
103.387
InChiKey
BHHYHSUAOQUXJK-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72 °C (lit.)
  • 沸点:
    1500 °C
  • 密度:
    4.95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500°C
  • 溶解度:
    微溶于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铵。
  • 暴露限值:
    a/nm
  • 稳定性/保质期:
    1. **稳定性**:稳定。 2. **禁配物**:强氧化剂、钾。 3. **聚合危害**:不聚合。 4. **分解产物**:氟化氢。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4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代谢
锌可以通过肺部、皮肤和胃肠道进入人体。肠道对锌的吸收由锌载体蛋白CRIP控制。锌还与金属硫蛋白结合,帮助防止过量锌的吸收。锌广泛分布并在所有组织和组织液中找到,特别是在肝脏、胃肠道、肾脏、皮肤、肺、大脑、心脏和胰腺中。在血液中,锌存在于红细胞中的碳酸酐酶结合,以及血浆中的白蛋白、α2-巨球蛋白和氨基酸结合。白蛋白和氨基酸结合的锌可以扩散穿过组织膜。锌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Zinc can enter the body through the lungs, skin,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zinc is controlled by zinc carrier protein CRIP. Zinc also binds to metallothioneins, which help prevent absorption of excess zinc. Zinc is widely distributed and found in all tissues and tissues fluids, concentrating in the liv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kidney, skin, lung, brain, heart, and pancreas. In the bloodstream zinc is found bound to carbonic anhydrase in erythrocytes, as well as bound to albumin, _2-macroglobulin, and amino acids in the the plasma. Albumin and amino acid bound zinc can diffuse across tissue membranes. Zinc is excreted in the urine and faeces. (L4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锌的过度吸收抑制了铜和铁的吸收,这很可能是通过肠道粘膜细胞的竞争性结合实现的。铜和锌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合的不平衡水平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有关。胃酸能溶解金属锌,生成腐蚀性的氯化锌,这可能会损伤胃粘膜。金属烟雾热被认为是对吸入锌的免疫反应。(L48, L49, A49)
Anaemia results from the excessive absorption of zinc suppressing copper and iron absorption, most likely through competitive binding of intestinal mucosal cells. Unbalanced levels of copper and zinc binding to Cu,Zn-superoxide dismutase has been linked to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Stomach acid dissolves metallic zinc to give corrosive zinc chloride, which can cause damage to the stomach lining. Metal fume fever is thought to be an immune response to inhaled zinc. (L48, L49, A4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对人类不具有致癌性(未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名)。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not listed by IARC).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长期接触锌会导致贫血、共济失调、乏力,并降低体内良好胆固醇的水平。还认为它会导致胰腺和生殖损伤。
Chronic exposure to zinc causes anemia, atazia, lethargy, and decreases the level of good cholesterol in the body. It is also believed to cause pancreatic and reproductive damage. (L4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吸入 (L49);口服 (L49);皮肤给药 (L49)
Inhalation (L49) ; oral (L49) ; dermal (L4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症状
摄入大剂量的锌会导致胃痉挛、恶心和呕吐。急性吸入大量锌会引起金属烟雾热,其特征是寒战、发热、头痛、乏力、鼻和喉咙干燥、胸痛和咳嗽。锌与皮肤的接触会导致皮肤刺激。
Ingestion of large doses of zinc causes stomach cramps, nausea, and vomiting. Acute inhal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zinc causes metal fume fev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hills, fever, headache, weakness, dryness of the nose and throat, chest pain, and coughing. Dermal contact with zinc results in skin irritation. (L4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261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9158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SDS

SDS:a28c1b9cc6f1c3cf1c2a5b8634b60b27
查看
国标编号: 61513
CAS: 7783-49-5
中文名称: 氟化锌
英文名称: zinc fluoride
别 名:
分子式: ZnF 2
分子量: 103.39
熔 点: 872℃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4.84
蒸汽压:
溶解性: 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热酸,不溶于醇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
用 途: 用作分析试剂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致死。中毒表现有唾液分泌过多、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可引起血钙偏低、氟骨症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速测管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7484-87,水质,氟化物)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4-95,空气,氟化物)

5.环境标准

中 国 (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F]
中 国 (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氟化物) 0.02mg/m 3 (一次值)
0.007mg/m 3 (日均值)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氟化物)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3 ):
9~90(表2);11~100(表1)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0.10~4.2(表2);0.12~4.9(表1)
三级0.15~.3(表2);0.18~7.5(表1)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 3 ):
0.02(表2);0.02(表1)
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氟化物) 2.0~3.0mg/L(水作,旱作,蔬菜)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1mg/L(氟化物)
中国(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0mg/L(氟化物)
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 I类1.0;II类1.0;III类1.0;IV类2.0;V类2.0以上(氟化物)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

I类1.0以下 ;II类1.0;III类1.0 ;IV类1.5; V类1.5(氟化物)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mg/L)

一级10;二级10~20;三级20~30(氟化物)

中国(GB5058.3-1996) 固体废弃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 50mg/L(氟化物)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沐浴更衣。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制备方法与用途

水中溶解度(g/100ml):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为1.6g(20℃)。

用途:

  • 用于合成医药
  • 用作木料浸渍剂
  • 作为分析试剂及木料浸渍剂

类别:

  • 有毒物品
  • 毒性分级:高毒
  • 急性毒性:
    • 皮下LD50: 280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 不燃
  • 遇酸会产生有毒的氟化氢气体
  • 受热会生成有毒的氟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 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和干燥的地方
  • 与酸类及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职业标准: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LV-TWA):2.5毫克/立方米 (氟)
  • 短时间暴露极限值(STEL):5毫克/立方米 (氟)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NGELOV X. M.; IGNATEV V. M.; DOGADINA A. V.; ZAXAROV V. I.; IONIN B. I.;+, ZH. OBSHCH. XIMII, 1979, 49, HO 5, 1000-100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diazanium;difluorozinc;difluoride 生成 无水氟化锌
    参考文献:
    名称:
    WATANABE, MORIO;NISHIMURA, SANJI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4-溴苯乙醇六甲基二硅氮烷乙腈盐酸乙酸乙酯氯化铵 Pd(dibenzylideneacetone)2三叔丁基膦无水氟化锌 、 methyltrimethylsilyl dimethylketene acetal 、 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9.0h, 以to obtain 2-[4-(2-hydroxy-ethyl)-phenyl]-2-methyl-propionic acid methylester(5.2 g, yield 88%)的产率得到4-(2-羟基乙基)-ALPHA,ALPHA-二甲基苯基-乙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2-METHYL-2'-PHENYLPROPIONIC ACID DERIVATIVES AND NOVEL INTERMEDIATE COMPOUNDS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2-甲基-2'-苯基丙酸衍生物的过程,该衍生物具有抗组胺活性,中间体化合物及其制备过程。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工业规模上高产高纯地制备有药用价值的2-甲基-2'-苯基丙酸衍生物。
    公开号:
    US20130116439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LETINA I. I.; MIRONOVA A. A.; SAVINA T. I.; YAGUPOLSKIJ YU. L., ZH. ORGAN. XIMII, 1979, 15, HO 11, 2416-2417
    作者:MALETINA I. I.、 MIRONOVA A. A.、 SAVINA T. I.、 YAGUPOLSKIJ YU. L.
    DOI:——
    日期:——
  • HISAZUMI MAKOTO; SHINGU HARUO, NIXON KAGAKU KAJSI, NIRRON KAGAKU KAISNI, J. CHEM. SOS. JAR., CHEM. AND I+
    作者:HISAZUMI MAKOTO、 SHINGU HARUO
    DOI:——
    日期:——
  • KROLEVETS, A. A.;ANTIPOVA, V. V.;POPOV, A. G., ZH. OBSHCH. XIMII, 59,(1989) N, S. 954
    作者:KROLEVETS, A. A.、ANTIPOVA, V. V.、POPOV, A. G.
    DOI:——
    日期:——
  • MOMOTAKEH, XIROYUKI;XARADA, ISAO;KOTO, NOBUXIKO
    作者:MOMOTAKEH, XIROYUKI、XARADA, ISAO、KOTO, NOBUXIKO
    DOI:——
    日期:——
  • HENGGE, E.;EIBL, M., J. ORGANOMET. CHEM., 371,(1989) N, C. 137-144
    作者:HENGGE, E.、EIBL,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