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UIVI[N(SiMe3)2]3 | 1355078-1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UIVI[N(SiMe3)2]3
英文别名
[U(I)(N(SiMe3)2)3];bis(trimethylsilyl)azanide;uranium(4+);iodide
U<sup>IV</sup>I[N(SiMe<sub>3</sub>)<sub>2</sub>]<sub>3</sub>化学式
CAS
1355078-11-3
化学式
C18H54IN3Si6U
mdl
——
分子量
846.093
InChiKey
PCFMQNQHBVTLQF-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9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UIVI[N(SiMe3)2]3potassium triphenylmethanolate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3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三苯甲基保护基裂解合成铀-配体多重键
    摘要:
    在四氢呋喃中将 KSCPh3 添加到 [U(NR2)3] (R = SiMe3),然后添加 18-crown-6,导致形成 U(IV) 硫化物 [K(18-crown-6)] [U(S)(NR2)3] (1) 和 Gomberg 的二聚体。类似地,将 KOCPh3 添加到四氢呋喃中的 [U(NR2)3],然后添加 18-crown-6,导致形成 U(IV) 氧化物,[K(18-crown-6)][U( O)(NR2)3] (3)。在此转化中还观察到三苯甲基阴离子 [K(18-crown-6)(THF)2][CPh3] (5) 和 U(IV) 醇盐 [U(OCPh3)(NR2)3] ( 4)。
    DOI:
    10.1021/ja411423a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s(bis(trimethylsilyl)amido)uranium(III)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以62%的产率得到UIVI[N(SiMe3)2]3
    参考文献:
    名称:
    U V(O)[N(SiMe 3)2 ] 3的合成,分子和电子结构
    摘要:
    在己烷中向U(NR 2)3中添加1当量的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TEMPO)得到U(O)(NR 2)3(2),可以在73中分离% 屈服。配合物2是末端U(V)羰基配合物的罕见示例。相反,在戊烷中的U(NR 2)3(R = SiMe 3)中加入1当量的Me 3 NO会生成U(IV)桥联氧代[[NR 2)3 U] 2(μ-O)(3)以中等的收益率。在该反应中还以低收率形成了碘化U(IV)络合物U(I)(NR 2)3(4)。4中的碘化物配体可能源自存在于U(NR 2)3起始原料中的残留NaI 。配合物4可以通过在U(NR 2)3的己烷溶液中添加0.5当量的I 2来合理生成,在此处可以以中等收率将其分离为棕褐色结晶固体。固态分子结构和的磁化率2,3和4进行了测量。此外,已经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2和3的电子结构。
    DOI:
    10.1021/ic201936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versible Chalcogen-Atom Transfer to a Terminal Uranium Sulfide
    作者:Danil E. Smiles、Guang Wu、Trevor W. Hayton
    DOI:10.1021/ic502500z
    日期:2014.12.15
    The reaction of elemental S or Se with [K(18-crown-6)][U(S)(NR2)3] (1)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uranium(IV) dichalcogenides [K(18-crown-6)][U(η2-S2)(NR2)3] (2) and [K(18-crown-6)][U(η2-SSe)(NR2)3] (5). The further addition of elemental S to 2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K(18-crown-6)][U(η3-S3)(NR2)3] (3). Complexes 2, 3, and 5 can be reconverted into 1 via the addition of R3P (R = Et, Ph)
    元素S或Se与[K(18-crown-6)] [U(S)(NR 2)3 ](1)的反应导致形成新的(IV)二卤化物[K(18-crown -6)] [U(η 2 -S 2)(NR 2)3 ](2)和[K(18-冠-6)] [U(η 2 -SSe)(NR 2)3 ](5) 。进一步添加S元素至2次的结果中的形成[K(18-冠-6)] [U(η 3 -S 3)(NR 2)3 ](3)。复合物2,3和5可以被重新转换成1通过加入的R 3 P(R =的Et中,Ph),伴随的形成- [R 3 P═E(E = S,Se)中。
  • Applications of boroxide ligands in supporting small molecule activation by U(<scp>iii</scp>) and U(<scp>iv</scp>) complexes
    作者:Polly L. Arnold、Laura Puig-Urrea、Jordann A. L. Wells、Dan Yuan、Faye L. Cruickshank、Rowan D. Young
    DOI:10.1039/c8dt05051a
    日期:——
    structures of homoleptic and heteroleptic UIII and UIV complexes are reported. The UX3 complex with larger substituents, [U(OBTrip2)3]2, exhibits greater thermal stability compared to less encumbered [U(OBMes2)3]2 but reacts with a smaller range of the small molecules tested to date. Initial studies on their capacity to participate in small molecule chemistry show that dark purple [U(OBMes2)3]2 binds
    氧化物配体[OBAr 2 ] -(Ar = Mes,Trip)首次显示能够同时支持U III和U IV中心。报道了均纯和杂配的U III和U IV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与较少的[U(OBMes 2)3 ] 2相比,具有较大取代基[U(OBTrip 2)3 ] 2的UX 3配合物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但会与迄今测试的较小范围的小分子发生反应。关于它们参与小分子化学作用的能力的初步研究表明,深紫色[U(OBMes 2)3 ] 2结合和/或还原性活化各种小分子,例如氧化吡啶三苯基氧化膦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尽管[U(OBMes 2)3 ] 2与CO或CO 2没有反应,但[U(OBTrip 2)3 ] 2两者均被氧化,在前一种情况下形成[U(OBTrip 2)4],并且在后者的情况下形成该结构表征μ-碳酸酯产物的少量[(μ-CO 3)U(OBTrip 2)3 } 2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沙骨化醇中间体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镓,二(1,1-二甲基乙基)甲基-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酰氧基丙基双封头 达格列净杂质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Cyanomethyl[3-(trimethoxysilyl)propyl]trithiocarbonate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3-(Trimeth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并磷杂硅杂英,5,10-二氢-10,10-二甲基-5-苯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二甲基(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