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3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1,3-dithian-2-yl)-2-methylbutanal | 1087342-8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3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1,3-dithian-2-yl)-2-methylbutanal
英文别名
——
(2R,3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1,3-dithian-2-yl)-2-methylbutanal化学式
CAS
1087342-85-5
化学式
C15H30O2S2Si
mdl
——
分子量
334.62
InChiKey
CDZTYDFNWVVMQF-STQMWFE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7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Ushikulide A 的全合成和立体化学分配
    摘要:
    我们报告了 (-)-ushikulide A (1) 的完整立体结构的测定,这是一种通过全合成含有大环内酯的螺旋缩酮。Ushikulide A (1) 是从 Streptomyces sp. 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IUK-102 并表现出有效的免疫抑制活性 (IC(50) = 70 nM)。为了着手进行 ushikulide A 合成,基于与 cytovaricin (2) 的类比进行了初步分配,这是一种从 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培养物中分离出来的相关大环内酯,其完整结构以前是通过合成和 X 射线晶体学确定的。这份报告描述了几个关键步骤的研究,即由双核锌 ProPhenol 络合物催化的直接醛醇反应,金属催化的 spiroketalization,以及应用前所未有的简单饱和醛与丙炔酸甲酯的不对称炔化反应来制备用于 Marshall-Tamaru 炔丙基化的亲核伙伴。这些研究最终实现了
    DOI:
    10.1021/ja906056v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2R,3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1,3-dithian-2-yl)-2-methylbut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正交反应功能:(-)-Ushikulide A 的合成和立体化学分配
    摘要:
    尽管现代光谱方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有机合成在阐明复杂天然产物的完整结构方面继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即使没有固定的结构分配,逻辑和光谱比较的组合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构。在此,我们报告了对 ushikulide A 的这一策略的执行,这是一种新分离的、以前立体化学上未定义的寡霉素-芦他霉素家族成员。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合成效率,我们设想对正交反应性官能团进行化学选择性操作,特别是烯烃和炔烃作为某些羰基和羟基官能团的替代物。这种方法具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合成路线所需的步骤数和保护基团的双重效果。该策略最终实现了 ushikulide A 的高效合成和立体化学分配。
    DOI:
    10.1021/ja807127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loiting Orthogonally Reactive Functionality: Synthesis and Stereochemical Assignment of (−)-Ushikulide A
    作者:Barry M. Trost、Brendan M. O’Boyle
    DOI:10.1021/ja807127s
    日期:2008.12.3
    In spite of the tremendous advances in modern spectroscopic methods, organic synthesis continues to play a pivotal role in elucidating the full structures of complex natural products.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 that, even in the absence of a firm structural assignment, a combination of logic and spectroscopic comparison can arrive at the correct structure. Herein, we report execution of this strategy
    尽管现代光谱方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有机合成在阐明复杂天然产物的完整结构方面继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即使没有固定的结构分配,逻辑和光谱比较的组合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构。在此,我们报告了对 ushikulide A 的这一策略的执行,这是一种新分离的、以前立体化学上未定义的寡霉素-芦他霉素家族成员。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合成效率,我们设想对正交反应性官能团进行化学选择性操作,特别是烯烃和炔烃作为某些羰基和羟基官能团的替代物。这种方法具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合成路线所需的步骤数和保护基团的双重效果。该策略最终实现了 ushikulide A 的高效合成和立体化学分配。
  • Total Synthesis and Stereochemical Assignment of (−)-Ushikulide A
    作者:Barry M. Trost、Brendan M. O’Boyle、Daniel Hund
    DOI:10.1021/ja906056v
    日期:2009.10.21
    We repor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ull stereostructure of (-)-ushikulide A (1), a spiroketal containing macrolide by total synthesis. Ushikulide A (1) was isolated from a culture broth of Streptomyces sp. IUK-102 and exhibits potent immunosuppressant activity (IC(50) = 70 nM). To embark upon an ushikulide A synthesis, a tentative assignment was made based on analogy to cytovaricin (2), a related macrolide
    我们报告了 (-)-ushikulide A (1) 的完整立体结构的测定,这是一种通过全合成含有大环内酯的螺旋缩酮。Ushikulide A (1) 是从 Streptomyces sp. 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IUK-102 并表现出有效的免疫抑制活性 (IC(50) = 70 nM)。为了着手进行 ushikulide A 合成,基于与 cytovaricin (2) 的类比进行了初步分配,这是一种从 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培养物中分离出来的相关大环内酯,其完整结构以前是通过合成和 X 射线晶体学确定的。这份报告描述了几个关键步骤的研究,即由双核锌 ProPhenol 络合物催化的直接醛醇反应,金属催化的 spiroketalization,以及应用前所未有的简单饱和醛与丙炔酸甲酯的不对称炔化反应来制备用于 Marshall-Tamaru 炔丙基化的亲核伙伴。这些研究最终实现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硫化膦,1,3-二硫烷-2-基甲基苯基- 硅烷,三甲基(2-甲基-1,3-二硫烷-2-基)- 沙丙喋呤中间体 四氢-1,2-二噻英 反式-1,2-二噻烷-4,5-二醇1,1-二氧化物 八氟-1,4-二噻烷 二(1,3-二噻烷-2-基)甲烷-D 二(1,3-二噻烷-2-基)甲烷 N-乙基-1,3-二噻烷-2-亚胺 N-(1,3-二硫杂环戊-2-亚基)氨基磷酸二甲酯 N,N’-1,6-己烷二基双氨基甲酸双(1,3-二噻烷-2-基甲基)酯 5alpha-[N-(亚硝基氨基甲酰)-N-(2-氯乙基)氨基]-2beta-甲基-1,3-二噻烷1,1,3,3-四氧化物 5,6-二氢-4H-1,3-二噻英-2-硫酮 4-甲基-2,6,7-三硫杂二环[2.2.2]辛烷 4-(丙氧基甲基)-2,6,7-三硫杂二环[2.2.2]辛烷 3-(1,3-二噻烷-5-基)-1-(2-氟乙基)-1-亚硝基脲 3-(1,3-二噻烷-2-亚基)-2,4-戊二酮 3,3-二甲基二环[2.2.1]庚烷-2-甲醇 2-苯基-1,3-二噻烷锂盐 2-苯基-1,3-二噻烷 2-脱氧-D-阿拉伯糖-己糖亚丙基二硫代缩醛 2-甲基-1,3-二噻烷 2-戊基-1,3-二噻烷 2-异丙基-1,3-二噻烷 2-异丁基-1,3-二噻烷 2-乙炔基-1,3-二噻烷 2-乙基-1,3-二噻烷 2-三甲基硅基-1,3-二噻吩 2-(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1,3-二噻烷 2-(三异丙基甲硅烷基)-1,3-二噻烷 2-(3,4-二羟基苯基)-5,7-二羟基-6-[(2S,3R,4R,5S,6R)-3,4,5-三羟基-6-(羟甲基)四氢-2H-吡喃-2-基]-8-[(2S,3R,4S,5S)-3,4,5-三羟基四氢-2H-吡喃-2-基]-4H-色烯-4-酮(non-preferredname) 2-(1,3-二噻烷-2-基)乙醇 2,5-二甲基-2,5-二羟基-1,4-二噻烷 2,5-二甲基-2,5-二羟基-1,4-二噻烷 2,5-二乙氧基-1,4-二噻烷 2,2’-乙烯双(1,3-二噻烷) 2,2-双(三甲基硅基)二噻烷 2,2'-(1,2-亚苯基)二(1,3-二噻烷) 1-(2-氯乙基)-3-(2alpha-甲基-1,3-二噻烷-5alpha-基)-3-亚硝基脲 1-(2-氯乙基)-3-(1,3-二噻烷-5-基)-1-亚硝基脲 1-(2-氯乙基)-1-亚硝基-3-(1,1,3,3-四氧代-1,3-二噻烷-5-基)脲 1-(2-氟乙基)-1-亚硝基-3-(1,1,3,3-四氧代-1,3-二噻烷-5-基)脲 1-(1,3-二噻烷-2-基)乙酮 1-(1,3-二噻烷-2-基)-2-环己烯-1-醇 1-(1,3-二噻烷-2-基)-2,2,2-三氟乙烷酮 1,8-二羟基-2,9-二硫杂三环[8.4.0.03,8]十四烷 1,5,7,11-四硫杂螺[5.5]十一烷 1,4-苯并二噻英,八氢- 1,4-二硫烷-2-甲腈 1,4-二硫-2,5-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