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formylmellein | 67549-5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formylmellein
英文别名
5-Formyl-8-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oumarin;8-hydroxy-3-methyl-1-oxo-3,4-dihydroisochromene-5-carbaldehyde
5-formylmellein化学式
CAS
67549-50-2
化学式
C11H10O4
mdl
——
分子量
206.198
InChiKey
PTNGWSBREHHWF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7-129 °C
  • 沸点:
    474.0±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3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6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formylmellein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170 mg的产率得到1,6-dihydroxy-3-methylisochroman-5-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Anderson, John R.; Edwards, Raymond L.; Whalley, Anthony J. S.,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3, p. 2185 - 219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1,1-二氯甲醚消旋蜂蜜曲菌素四氯化钛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7-formylmellein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Pseudodeflectusin and Ustusorane C: Structural Revision of Aspergione A and B
    摘要:
    我们描述了外消旋和光活性假偏转素及乌斯托索烯 C 的合成。我们合成的假偏转素和乌斯托索烯 C 的 1H-和 13C-NMR 数据与相应的天然产物完全一致。我们还合成了拟议的天青素 A 和 B 的结构,其 1H-和 13C-NMR 数据与乌斯托索烯 C 和假偏转素一致。我们合成的天青素 A 和 B 的 1H-和 13C-NMR 光谱与天然化合物不同。我们的结果确认天青素 A 和 B 实际上分别是乌斯托索烯 C 和假偏转素。
    DOI:
    10.1271/bbb.1002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Pseudodeflectusin and Ustusorane C: Structural Revision of Aspergione A and B
    作者:Kouji KURAMOCHI、Fumiyo SAITO、Atsuo NAKAZAKI、Toshifumi TAKEUCHI、Kazunori TSUBAKI、Fumio SUGAWARA、Susumu KOBAYASHI
    DOI:10.1271/bbb.100241
    日期:2010.8.23
    The syntheses of racemic and optically active pseudodeflectusin and ustusorane C are described. The 1H- and 13C-NMR data for our synthetic pseudodeflectusin and ustusorane C were identical to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natural products. We also synthesized the proposed structure of aspergione A and B whose 1H- and 13C-NMR data were identical to those of ustusorane C and pseudodeflectusin. The 1H- and 13C-NMR spectra of our synthetic aspergione A and B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natural compounds.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aspergione A and B are in fact ustusorane C and pseudodeflectusin, respectively.
    我们描述了外消旋和光活性假偏转素及乌斯托索烯 C 的合成。我们合成的假偏转素和乌斯托索烯 C 的 1H-和 13C-NMR 数据与相应的天然产物完全一致。我们还合成了拟议的天青素 A 和 B 的结构,其 1H-和 13C-NMR 数据与乌斯托索烯 C 和假偏转素一致。我们合成的天青素 A 和 B 的 1H-和 13C-NMR 光谱与天然化合物不同。我们的结果确认天青素 A 和 B 实际上分别是乌斯托索烯 C 和假偏转素。
  • Anderson, John R.; Edwards, Raymond L.; Whalley, Anthony J. S.,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3, p. 2185 - 2192
    作者:Anderson, John R.、Edwards, Raymond L.、Whalley, Anthony J.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