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methylpyridin-2-yl)thiophene-2-carbox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methylpyridin-2-yl)thiophene-2-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N~2~-(4-Methyl-2-pyridyl)-2-thiophenecarboxamide
N-(4-methylpyridin-2-yl)thiophene-2-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0N2OS
mdl
MFCD00751684
分子量
218.279
InChiKey
XEOAOYBSEQTUL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7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4-methylpyridin-2-yl)thiophene-2-carboxamide丙烯酸甲酯(MA) 在 [ruthenium(II)(η6-1-methyl-4-isopropyl-benzene)(chloride)(μ-chloride)]2氧气sodium acetate 、 copper(II) acetate monohydrat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87%的产率得到methyl 2-(5-(4-methylpyridin-2-yl)-6-oxo-5,6-dihydro-4H-thieno[2,3-c]pyrrol-4-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Ru(II)催化的苯甲酰胺氧化氧化:异吲哚啉酮合成的可转换Aza-Michael和Aza-Wacker反应。
    摘要:
    N-芳基苯甲酰胺的选择性串联氧化C–H烯化反应– aza-Michael / aza-Wacker反应是通过在碱和添加剂之间进行微调来分别获得有价值的3-氧代异吲哚基和3-氧代异吲哚基。仔细的优化和控制实验为拟议的催化循环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铜-亚胺络合物作为Ru催化剂的结合前体被分离出来,并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该催化系统的多功能性已通过生物相关分子的合成得到证明。
    DOI:
    10.1021/acs.orglett.0c01237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4-甲基吡啶2-噻吩甲酸4-二甲氨基吡啶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89%的产率得到N-(4-methylpyridin-2-yl)thiophene-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Ru(II)催化的苯甲酰胺氧化氧化:异吲哚啉酮合成的可转换Aza-Michael和Aza-Wacker反应。
    摘要:
    N-芳基苯甲酰胺的选择性串联氧化C–H烯化反应– aza-Michael / aza-Wacker反应是通过在碱和添加剂之间进行微调来分别获得有价值的3-氧代异吲哚基和3-氧代异吲哚基。仔细的优化和控制实验为拟议的催化循环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铜-亚胺络合物作为Ru催化剂的结合前体被分离出来,并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该催化系统的多功能性已通过生物相关分子的合成得到证明。
    DOI:
    10.1021/acs.orglett.0c012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novel monometallic and bimetallic Mn(II) complexes with thiocarboxamide and phenanthroline ligands
    作者:Hakan Ünver、Meysam Kakavand、Abdollah Neshat
    DOI:10.1007/s11243-023-00532-z
    日期:2023.6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1–3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oxidation of select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alcohols. Dur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oxidation reactions, 1, a bimetallic manganese(II) complex bearing phenanthroline and bridging anthranilate showed higher activity as catalyst precursor than monometallic 2 or 3 in the oxidation of primary alcohols. The catalytic reac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新型锰 (II) 配合物1 – 3涉及 1,10-菲咯啉和硫代酰胺配体,使用单晶 X 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揭示了八面体配合物的单金属和双金属性质。在选定的伯醇和仲醇的氧化中研究了1 – 3的催化活性。在氧化反应的优化过程中,含有菲咯啉和桥接邻氨基苯甲酸盐的双金属锰(II)配合物1在伯醇的氧化中表现出比单金属2或3更高的催化剂前体活性。催化反应在分子氧、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等多种氧化剂以及乙酸、咪唑等添加剂的存在下进行。在这项研究中,TBHP 和咪唑的氧化剂/添加剂组合被证明对所研究的底物的氧化有效,并且它们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程度高度依赖于它们之间的平衡比例。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1和2被选为最有效的催化剂前体,并分别显示出对选定的伯醇和仲醇的氧化有效。
  • Ru(II)-Catalyzed Oxidative Olefination of Benzamides: Switchable Aza-Michael and Aza-Wacker Reaction for Synthesis of Isoindolinones
    作者:Manoj Kumar、Shalini Verma、Akhilesh K. Verma
    DOI:10.1021/acs.orglett.0c01237
    日期:2020.6.19
    Selective tandem oxidative C–H olefination–aza-Michael/aza-Wacker reaction of N-arylbenzamides is achieved by fine-tuning between base and additive to access valuable 3-oxoisoindolinyls and 3-oxoisoindolinylidenes, respectively. Careful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experiments provides a guiding principle in the design of a proposed catalytic cycle. The copper–iminium complex acting as a precursor for
    N-芳基苯甲酰胺的选择性串联氧化C–H烯化反应– aza-Michael / aza-Wacker反应是通过在碱和添加剂之间进行微调来分别获得有价值的3-氧代异吲哚基和3-氧代异吲哚基。仔细的优化和控制实验为拟议的催化循环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铜-亚胺络合物作为Ru催化剂的结合前体被分离出来,并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该催化系统的多功能性已通过生物相关分子的合成得到证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罗洛尔 阿替卡因 阿克兰酯 锡烷,(5-己基-2-噻吩基)三甲基- 邻氨基噻吩(2盐酸) 辛基5-(1,3-二氧戊环-2-基)-2-噻吩羧酸酯 辛基4,6-二溴噻吩并[3,4-b]噻吩-2-羧酸酯 辛基2-甲基异巴豆酸酯 血管紧张素IIAT2受体激动剂 葡聚糖凝胶LH-20 苯螨噻 苯并[c]噻吩-1-羧酸,5-溴-4,5,6,7-四氢-3-(甲硫基)-4-羰基-,乙基酯 苯并[b]噻吩-2-胺 苯并[b]噻吩-2-胺 苯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噻吩-2-基亚甲基]-胺 苯基-(5-氯噻吩-2-基)甲醇 苯乙酸,-α--[(1-羰基-2-丙烯-1-基)氨基]- 苯乙酰胺,3,5-二氨基-a-羟基-2,4,6-三碘- 苯乙脒,2,6-二氯-a-羟基- 腈氨噻唑 聚(3-丁基噻吩-2,5-二基),REGIOREGULAR 硝呋肼 硅烷,(3-己基-2,5-噻吩二基)二[三甲基- 硅噻菌胺 盐酸阿罗洛尔 盐酸阿罗洛尔 盐酸多佐胺 甲酮,[5-(1-环己烯-1-基)-4-(2-噻嗯基)-1H-吡咯-3-基]-2-噻嗯基- 甲基5-甲酰基-4-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乙氧基-3-羟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乙基-3-肼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氯甲酰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氯乙酰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氨基甲基)噻吩-2-羧酸酯 甲基5-(4-甲氧基苯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4-甲基苯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5-(1,3-二氧戊环-2-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4-硝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4-氰基-5-(4,6-二氨基吡啶-2-基)偶氮-3-甲基噻吩-2-羧酸酯 甲基4-氨基-5-(甲硫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4-{[(2E)-2-(4-氰基苯亚甲基)肼基]磺酰}噻吩-3-羧酸酯 甲基4-(氯甲酰基)-3-噻吩羧酸酯 甲基4-(氨基磺酰基氨基)-3-噻吩羧酸酯 甲基3-甲酰氨基-4-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5-异丙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5-(4-溴苯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4-苯基-5-(三氟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4-氰基-5-甲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氨基-4-丙基-2-噻吩羧酸酯 甲基3-[[(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氨基磺酰基]噻吩-2-羧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