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methyl-(brom-dichlor-methyl)-stannan | 13340-2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methyl-(brom-dichlor-methyl)-stannan
英文别名
[Bromo(dichloro)methyl]-trimethylstannane
Trimethyl-(brom-dichlor-methyl)-stannan化学式
CAS
13340-29-9
化学式
C4H9BrCl2Sn
mdl
——
分子量
326.635
InChiKey
KZDWIMGDZAQXP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83.0±45.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9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methyl-(brom-dichlor-methyl)-stannan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三甲基氢氧化锡
    参考文献:
    名称:
    卤甲基金属化合物XXII。三卤代甲基和其他卤代有机锡化合物的制备
    摘要:
    化合物Me 3 SnCCl 3,Me 3 SnCCl 2 H,Me 3 SnCCl 2 Ph和Me 3 SnCCl 2 -Me是通过适当的有机锂试剂与三甲基氯化锡在低温下反应制备的。苯(溴二氯甲基)汞与三甲基溴化锡在回流的苯溶液中反应生成Me 3 SnCCl 2 Br,产率为63%。允许该汞试剂与三甲基氯化锡反应的实验,均得到Me 3 SnCCl 3和Me 3 SnCCl 2BR,这表明对三卤甲基锡化合物这条路线通过两者的CCl前进2插入SnX键和由汞和锡之间取代基交换。
    DOI:
    10.1016/s0022-328x(00)81112-2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甲基溴化锡(溴-二氯甲基)-苯基汞 为溶剂, 以63%的产率得到Trimethyl-(brom-dichlor-methyl)-stannan
    参考文献:
    名称:
    卤甲基金属化合物XXII。三卤代甲基和其他卤代有机锡化合物的制备
    摘要:
    化合物Me 3 SnCCl 3,Me 3 SnCCl 2 H,Me 3 SnCCl 2 Ph和Me 3 SnCCl 2 -Me是通过适当的有机锂试剂与三甲基氯化锡在低温下反应制备的。苯(溴二氯甲基)汞与三甲基溴化锡在回流的苯溶液中反应生成Me 3 SnCCl 2 Br,产率为63%。允许该汞试剂与三甲基氯化锡反应的实验,均得到Me 3 SnCCl 3和Me 3 SnCCl 2BR,这表明对三卤甲基锡化合物这条路线通过两者的CCl前进2插入SnX键和由汞和锡之间取代基交换。
    DOI:
    10.1016/s0022-328x(00)8111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n: Org.Verb.2, 1.1.2.1, page 6 - 20
    作者:
    DOI:——
    日期:——
  • Halogenated organotin compounds as CX2 transfer agents
    作者:Dietmar Seyferth、Frank M. Armbrecht、Bela Prokai、Ronald J. Cross
    DOI:10.1016/s0022-328x(00)80216-8
    日期:1966.11
  • Halomethyl-metal compounds. XXV. .alpha.-Polyhaloalkyltin compounds as halocarbene precursors
    作者:Dietmar Seyferth、Frank M. Armbrecht
    DOI:10.1021/ja01038a037
    日期:1969.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