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环己基-1-(2-羟乙基)-1-亚硝基脲 | 66929-45-1

中文名称
3-环己基-1-(2-羟乙基)-1-亚硝基脲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yclohexyl-1-(2-hydroxyethyl)-1-nitrosourea
英文别名
3-Cyclohexyl-1-(2-hydroxyethyl)-1-nitrosoharnstoff;Urea, 1-cyclohexyl-3-(2-hydroxyethyl)-3-nitroso-
3-环己基-1-(2-羟乙基)-1-亚硝基脲化学式
CAS
66929-45-1
化学式
C9H17N3O3
mdl
——
分子量
215.252
InChiKey
MCYMIJKYTPATM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3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8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SDS

SDS:a194c0426de5bda0b55f25460f4b100a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环己基-n-(2-羟基乙基)脲甲酸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62%的产率得到3-环己基-1-(2-羟乙基)-1-亚硝基脲
    参考文献:
    名称:
    (2-卤代乙基)亚硝基脲对DNA的作用机理。1,3-双(2-氯乙基)-,1-(2-氯乙基)-3-环己基-和1-(2-)分解中假定的2-(烷基亚氨基)-3-亚硝基恶唑烷中间体的分离和反应氯乙基)-3-(4'-反式甲基环己基)-1-亚硝基脲。
    摘要:
    制备了三个假定的但迄今尚未分离的2-(烷基亚氨基)-3-亚硝基恶唑烷(2)的实例,它们分别在2位含有环己基,反式-4-甲基环己基和2-氯乙基。这些化合物对应于先前假定在抗肿瘤剂1-(2-氯乙基)-3-环己基-(CCNU),1-(2-氯乙基)-3-(4'-反式-甲基环己基)-(MeCCNU)和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BCNU),化合物2在生理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系列产物与相应的(2-氯乙基)亚硝基脲,包括迄今无法识别的2-羟基乙基N-烷基氨基甲酸酯(9)。用盐酸将化合物2a和2b分别转化为CCNU和MeCCNU,提示2a和2b可能是分解的反应中间体。表征了相应的3-烷基-1-亚硝基-1-(2-羟乙基)脲(4),由于它们也分解产生与2相同的产物,因此可能是由于2的开环而引起的。图4可以解释由其他工作者从(2-氯乙基)亚硝基脲在多核苷酸上的反应分离的羟乙基化核苷的形成。
    DOI:
    10.1021/jm00135a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electronic control in the aqueous decomposition of novel nitrosothioureas
    作者:J. William Lown、Shive M. S. Chauhan
    DOI:10.1021/jo00170a006
    日期:1983.11
  • LOWN, J. W.;CHAUHAN, S. M. S., J. ORG. CHEM., 1983, 48, N 22, 3901-3908
    作者:LOWN, J. W.、CHAUHAN, S. M. S.
    DOI:——
    日期:——
  • Mechanism of action of (2-haloethyl)nitrosoureas on DNA. Isolation and reactions of postulated 2-(alkylimino)-3-nitrosooxazolidine intermediates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1,3-bis(2-chloroethyl)-, 1-(2-chloroethyl)-3-cyclohexyl-, and 1-(2-chloroethyl)-3-(4'-trans-methylcyclohexyl)-1-nitrosourea
    作者:J. William Lown、Shive M. S. Chauhan
    DOI:10.1021/jm00135a007
    日期:1981.3
    formed in the aqueous decomposition of the antitumor agents 1-(2-chloroethyl)-3-cyclohexyl- (CCNU), 1-(2-chloroethyl)-3-(4'-trans-methylcyclohexyl)- (MeCCNU), and 1,3-bis(2-chloroethyl)-1-nitrosourea (BCNU), respectively, Compounds 2 decompose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to give a range of products similar to those form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2-chloroethyl)nitrosoureas, including the hitherto
    制备了三个假定的但迄今尚未分离的2-(烷基亚氨基)-3-亚硝基恶唑烷(2)的实例,它们分别在2位含有环己基,反式-4-甲基环己基和2-氯乙基。这些化合物对应于先前假定在抗肿瘤剂1-(2-氯乙基)-3-环己基-(CCNU),1-(2-氯乙基)-3-(4'-反式-甲基环己基)-(MeCCNU)和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BCNU),化合物2在生理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系列产物与相应的(2-氯乙基)亚硝基脲,包括迄今无法识别的2-羟基乙基N-烷基氨基甲酸酯(9)。用盐酸将化合物2a和2b分别转化为CCNU和MeCCNU,提示2a和2b可能是分解的反应中间体。表征了相应的3-烷基-1-亚硝基-1-(2-羟乙基)脲(4),由于它们也分解产生与2相同的产物,因此可能是由于2的开环而引起的。图4可以解释由其他工作者从(2-氯乙基)亚硝基脲在多核苷酸上的反应分离的羟乙基化核苷的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