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D9 | 20395-57-7

中文名称
三甲基氯硅烷-D9
中文别名
三甲基-D9-氯硅烷
英文名称
[2H9]-trimethylchlorosilane
英文别名
trimethylsilyl chloride-d9;chloro-tris-trideuteriomethyl-silane;Chlorotri[2H3]methylsilane;Chlorotrimethyl-d9-silane;chloro-tris(trideuteriomethyl)silane
三甲基氯硅烷-D9化学式
CAS
20395-57-7
化学式
C3H9ClSi
mdl
——
分子量
117.572
InChiKey
IJOOHPMOJXWVHK-GQALSZN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0.927 g/mL at 25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6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SDS

SDS:0add91d1f381b64ab8054700ebcabf82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三甲基-d9-氯硅烷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2)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4)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4)
皮肤腐蚀 (类别 1A)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2 皮肤接触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32 吸入有害。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30 + P331 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2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3D9ClSi
分子式
: 117.70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rimethyl-d9-chlorosilan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20395-57-7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
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二氧化硅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40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57 °C - lit.
g) 闪点
-18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927 g/mL 在 25 °C0.927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水解物质释放酸性气体,与金属表面接触能产生可燃和/或爆炸性的氢气。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298 国际海运危规: 1298 国际空运危规: 1298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RIMETHYLCHLORO-SILANE
国际海运危规: TRIMETHYLCHLOROSILANE
国际空运危规: Trimethylchlorosilane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8) 国际海运危规: 3 (8) 国际空运危规: 3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甲基氯硅烷-D9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various solvent(s) 为溶剂, 生成 tris(trideuterio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Baban, Jehan A.; Cook, Malcolm D.; Roberts, Brian P.,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I, 1982, p. 1247 - 125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odellrechnungen zu den Schwingungsspektren von Tris(trimethylsilyl)phosphan und Tris(triphenylsilyl)phosphan
    摘要:
    DOI:
    10.1007/bf011209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vestigation of Group Migration in the Fragmentation ofBis(trimethylsilyl) Ethers of Diols Separated by Rigid Groups
    作者:Jaeman Byun、Michael L. Gross、Mathai George、David M. Parees、Ann Z. Kamzelski、Dennis F. H. Swijter、Dale A. Willcox
    DOI:10.1002/(sici)1096-9888(199701)32:1<71::aid-jms452>3.0.co;2-9
    日期:1997.1
    spectrometry (MS/MS), exact mass measurement and isotopic labeling experiments,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two trimethylsilyloxy groups in the TMS ethers interact across a wide range of distances via an ion-neutral complex. The migration of a TMS cation occurs when the group that is bound to carbon is expelled as a radical by an oxygen-directed cleavage to give a trimethylsilylated oxonium ion. If, on
    (CH3)3SiO-CR2-X-CR2-OSi(CH3)3的两个片段是甲基或R基团的丢失(其中R是H或烷基)。[MR] +和[M-CH3] +离子的亚稳态离子解离包括三甲基甲硅烷基(TMS)阳离子和(CH3)2Si = O中性物质通过离子中性配合物的重排。基于串联质谱(MS / MS),精确的质量测量和同位素标记实验,已确定TMS醚中的两个三甲基甲硅烷基氧基通过离子中性络合物在很宽的距离范围内相互作用。当与碳键合的基团通过氧直接裂解被驱逐出自由基以生成三甲基甲硅烷基化的氧鎓离子时,会发生TMS阳离子的迁移。另一方面,如果 甲基从硅原子上丢失,然后(CH3)2Si = O迁移。TMS阳离子和中性(CH3)2Si = O的迁移率受刚性基团使电荷离域的能力控制。
  • Mass spectrometric studies of trimethylsilylpantothenic acid and related substances
    作者:Michael Rychlik
    DOI:10.1002/jms.157
    日期:2001.5
    characteristic fragment of trimethylsilylated pantothenic acid (TMS-PA) at m/z 291 upon electron ionization was shown to originate from the molecular ion by a McLafferty rearrangement instead of by ejection of 1,1,3,3-tetramethyl-1,3-disilacyclobutane. The verification consisted of labelling experiments an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of the fragment and studies on its isotopic distribution. The remaining
    电子电离时,m / z 291处的三甲基甲硅烷基化的泛酸(TMS-PA)的特征片段显示是通过McLafferty重排而不是通过喷射1,1,3,3-四甲基-1,3源自分子离子的-二硅环丁烷。验证包括该片段的标记实验和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及其同位素分布研究。通过B / E链接扫描和碰撞诱导的解离阐明了TMS-PA的其余碎裂途径。
  • Mechanism of Molybdenum-Mediated Carbon Monoxide Deoxygenation and Coupling: Mono- and Dicarbyne Complexes Precede C–O Bond Cleavage and C–C Bond Formation
    作者:Joshua A. Buss、Theodor Agapie
    DOI:10.1021/jacs.6b10535
    日期:2016.12.21
    electron-rich Mo center, favors deoxygenative pathways. From the bis(siloxycarbyne), isotopic labeling experiments and kinetics are consistent with a mechanism involving unimolecular silyl loss or C-O cleavage as rate-determining steps toward carbide formation. Reduction of Mo(IV) CO adducts of carbide and silylcarbyne species allowed for the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of reduced silylcarbyne/CO and mixed silylc
    CO 与增值 C≥2 产品的脱氧偶联具有挑战性,并且在机理上知之甚少。在此,我们报告了对 CO 还原耦合的机理研究,为多电子键断裂和成键转换提供了新的基本见解。在我们的研究中,双(甲硅烷氧基羰基)配合物的形成先于 CO 键断裂。在 -78 °C 下,几天后,CC 耦合发生而没有 CO 裂解。然而,当升温至 0 °C 时,可以从这种双(甲硅烷氧基羰基)复合物中观察到 CO 裂解。甲硅烷氧基羰基/CO 物种在较低温度下发生 CO 键断裂,表明单甲硅烷基化和更富电子的 Mo 中心有利于脱氧途径。从双(甲硅烷氧基羰基),同位素标记实验和动力学与涉及单分子甲硅烷基损失或 CO 裂解作为碳化物形成的速率决定步骤的机制一致。碳化物和甲硅烷基碳炔物种的 Mo(IV) CO 加合物的还原允许分别对还原的甲硅烷基碳炔/CO 和混合的甲硅烷基碳炔/甲硅烷氧基碳炔配合物进行光谱检测。加热后,这两种甲硅烷基羰基都形成
  • A Well-Defined Pd Hybrid Material for the<i>Z</i>-Selective Semi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Characterized at the Molecular Level by DNP SENS
    作者:Matthew P. Conley、Ruben M. Drost、Mathieu Baffert、David Gajan、Cornelis Elsevier、W. Trent Franks、Hartmut Oschkinat、Laurent Veyre、Alexandre Zagdoun、Aaron Rossini、Moreno Lelli、Anne Lesage、Gilles Casano、Olivier Ouari、Paul Tordo、Lyndon Emsley、Christophe Copéret、Chloé Thieuleux
    DOI:10.1002/chem.201302484
    日期:2013.9.9
    moiety imbedded in a hybrid material and of the Pd–NHC bond were obtained by dynamic nuclear polarization surface‐enhanced NMR spectroscopy (DNP SENS) at natural abundance in short experimental times (hours). Overall, this silica‐based hybrid material containing well‐defined Pd–NHC sites in a uniform environment displays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the semi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into Z‐alkenes (see
    通过动态核极化表面增强NMR光谱(DNP SENS)在较短的实验时间内获得了嵌入混合材料中的Pd-N杂环卡宾(NHC)部分和Pd-NHC键的构象的直接证据。 (小时)。总体而言,这种基于二氧化硅的杂化材料在均匀的环境中包含定义明确的Pd–NHC位置,在炔烃半氢化为Z-烯烃的过程中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见图)。
  •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solid tris(trimethylsilyl)amine by deuterium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作者:Glenn H. Penner、James M. Polson
    DOI:10.1039/dt9930000803
    日期:——
    Deuterium NMR spectra for solid [2H9] tris (trimethylsilyl) amine were recorded at 77 K and in the region 114–353 K. At 77 K there is only fast rotation of the methyl groups. Between 122 and 171 K rotation of the trimethylsilyl groups and of the entire molecule (about its C3 axis) affect the deuterium NMR line shape. Above 180 K both motions are fast (> 105 Hz). There is a phase transition at 227 ±
    固体[ 2 H 9 ]三(三甲基甲硅烷基)胺的氘核磁共振谱图在77 K和114-353 K范围内记录。在77 K处,甲基仅快速旋转。在122和171 K之间,三甲基甲硅烷基和整个分子(绕其C 3轴)的旋转会影响氘NMR线形。高于180 K时,两个运动速度都很快(> 10 5 Hz)。在227±2 K处有一个相变。高于227 K时,分子经历快速进动,其有效振幅增加,直到熔点(343 K)。唯一能够解释180 K以上温度下的光谱的动力学模型要求三个N-Si键共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