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氟化钛 | 7783-63-3

中文名称
四氟化钛
中文别名
头孢呋辛酸;氟化钛(IV)
英文名称
titanium(IV) fluoride
英文别名
titanium tetrafluoride;Titanium(4+) tetrafluoride;titanium(4+);tetrafluoride
四氟化钛化学式
CAS
7783-63-3
化学式
F4Ti
mdl
——
分子量
123.874
InChiKey
XROWMBWRMNHXMF-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00°C
  • 沸点:
    284°C
  • 密度:
    2.798 g/mL at 25 °C (lit.)
  • 溶解度:
    与H2O反应;溶于乙醇、吡啶
  • 暴露限值:
    a/nm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请避免接触酸、水分或潮湿环境。该物质易溶于水并在特定条件下会分解,而不溶于乙醚。在100℃时,它会与硅氯仿反应生成硅氟仿,并可与某些胺类及吡啶等形成加合物。加压下的熔点高于400℃,常压下则会在284℃升华。此外,该物质吸湿性强,能与水反应并分解。溶于乙醇但不溶于乙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8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Dermatotoxin - 皮肤烧伤。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27,S28,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4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261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0 8/PG 2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标志:
    GHS05,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 + H312 + H332,H31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0,P280,P301 + P312 + P330,P303 + P361 + P353,P304 + P340 + P31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在干性保护气体中处理,并确保贮藏容器密封。将其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b21ccfa7e26b55ad6784607fa9a1ac16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四氟化钛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4)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4)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类别 1)
2.2 GHS 标签要素,包括防范说明
象形图
信号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2 + H312 + H332 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或烟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 P330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漱口。
P301 + P330 + 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 P310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5 + P351 + P338 + P310 如溅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且便于取出,取出隐形
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62 + P364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F4Ti
分子式
: 123.86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itanium tetrafluorid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7783-63-3 <= 100 %
No.) 232-017-6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氟化氢, 钛/氧化钛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控制参数 依据
记号(CAS
No.)
Titanium 7783-63-3 PC- 2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etrafluoride TWA 化学有害因素
PC- 2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2.798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防治容器进水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10.5 禁配物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他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3 - 第3组:未被分类为对人类致癌 (Titanium tetrafluorid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食入 吞咽有害。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环境有害作用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包装物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欧洲陆运危规: 3260 国际海运危规: 3260 国际空运危规: 3260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Titanium tetrafluoride)
国际海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Titanium tetrafluoride)
国际空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 (Titanium tetrafluor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国际海运危规: 8 国际空运危规: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Titanium tetrafluoride是一种有效但不稳定的防龋剂。

化学性质

四氟化钛为吸湿性的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798,熔点为284℃。在常压下,它会在284℃时升华。易溶于水并分解,不溶于乙醚。在100℃时与硅氯仿反应生成硅氟仿。四氟化钛可与某些胺类及吡啶等形成加合物。

用途

该物质用于成膜材料及离子注入掺杂。在微电子工业中,它被用于化学气体沉积,以制作低电阻、高熔点的互连线。

生产方法

Titanium tetrafluoride通过四氯化钛和氟化氢为原料制备。将50%的四氯化钛按化学计量比装入铂制或铜制反应器中,滴加氟化氢使其反应。反应物静置数小时后,逐步加热至200℃蒸馏出含氟化氢的氯化氢,继续升温至284℃以上使四氟化钛升华。冷却后得到粉末产品,并用密封的铜制容器储存。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氟化钛硅烷 作用下, 生成 氟化钛(III)
    参考文献:
    名称:
    Ruff, O.; Ipsen, R., Chemische Berichte, 1903, vol. 36, p. 1777 - 1783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ammonium pentafluoroperoxotitanate 在 氢氟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四氟化钛
    参考文献:
    名称:
    Piccini, A., Atti della 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Classe di Scienze Fisiche, Matematiche e Naturali, Rendiconti, 1885, vol. 1, p. 682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E)-1,1-diacetoxy-3-phenylprop-2-ene四氟化钛 作用下, 反应 19.0h, 以83%的产率得到反式肉桂醛
    参考文献:
    名称:
    卤化钛(IV)催化双价双乙酸酯的轻度和化学选择性合成及脱保护
    摘要:
    开发了一种新颖,温和且化学选择性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在无溶剂条件下,室温下在氟化钛(IV)(1-5 mol%)的存在下,从醛和乙酸酐中制备宝石二乙酸酯。在酮存在下,反应显示出对醛的高化学选择性。而且,氟化钛(IV)也催化了宝石-二乙酸酯在水中的脱保护为相应的醛。这种有效而简单的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包括使用廉价的催化剂,无溶剂条件,温和的反应温度和高收率,这使其既具有成本效益又对环境友好。 醛-保护基-化学选择性-脱保护-酰化
    DOI:
    10.1055/s-0029-12188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CATALYTIC FLUORINATION PROCESS OF MAKING HYDROHALOALKANE<br/>[FR]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UN HYDROHALOALCANE PAR FLUORATION CATALYTIQUE
    申请人:NAPPA MARIO JOSEPH
    公开号:WO2013071024A1
    公开(公告)日:2013-05-16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 fluorination process which involves reacting a hydrohaloalkene of the formula RfCCl=CH2 with HF in a reaction zon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orination catalyst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TaF5 and TiF4 to produce a product mixture containing a hydrohaloalkane of the formula RfCFClCH3, wherein Rf is a perfluorinated alkyl group.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氟化过程,涉及在反应区中在氟化催化剂TaF5和TiF4所选的群组中的存在下,将化学式为RfCCl=CH2的氢卤烯与氢氟酸反应,以产生含有化学式为RfCFClCH3的氢卤烷的产物混合物,其中Rf是全氟烷基基团。
  •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s adopted by titanocalix[6 and 8]arenes and their use in the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yclic esters
    作者:Orlando Santoro、Mark R. J. Elsegood、Elizabeth V. Bedwell、Jake A. Pryce、Carl Redshaw
    DOI:10.1039/d0dt02130j
    日期:——
    In the case of [TiI4], the ladder [(TiI)2(TiINCMe)2(μ3-O)2(L2)]·7.25CH2Cl2 (11·7.25CH2Cl2) was isolated. These complexes have been screened for their potential to act as catalysts in the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ROP) of ε-caprolactone (ε-CL), δ-valerolactone (δ-VL) and rac-lactide (r-LA), both in air and N2. For ε-CL and δ-VL, moderate activity at 130 °C over 24 h was observed for 1, 9 and 11; for
    对叔丁基杯[6] areneH 6,L 1 H 6与[TiCl 4 ]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络合物[Ti 2 Cl 3(MeCN)2(OH 2)(L 1 H)] [Ti 2 Cl 3(MeCN)3(L 1 H)]·4.5MeCN(1 ·4.5MeCN),其中两个假八面体钛中心与一个杯[6]芳烃键合。类似的反应,但使用THF导致THF开环产物钛[Ti 4氯2(μ 3 -O)2(NCMe)2(L)2(O(CH 2)4 Cl)2 ]·4MeCN(2 ·4MeCN),其中LH 4 =对叔丁基杯[4] areneH 4。处理后,L 1 H 6与[TiF 4 ](3当量)的相互作用导致形成[[TiF)2(μ-F)L 1 H] 2 ·6.5MeCN(3 ·6.5MeCN)的络合物。用[TiCl 4 ]处理对叔丁基杯[8] areneH 8,L 2 H 8导致分离出复合物[(TiCl)2(TiClNCMe)2(μ
  • Specifics of titanium tetrafluoride complexation with Ph2P(O)(CH2)2C(O)NMe2: The remarkable stability of the seven-membered chelate heterocycle TiOPCCCO and its conformational isomerism in solution
    作者:E. G. Il’in、A. S. Parshakov、V. I. Privalov、V. V. Danilov、G. V. Bodrin、E. I. Goryunov、E. E. Nifant’ev
    DOI:10.1134/s0012500816040054
    日期:2016.4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 of titanium tetrafluoride with Ph2P(O)(CH2)2C(O)NМе2 (L), the simplest representative of diphenyl[2-(N,N-dialkylcarbamoyl)ethyl]phosphine oxides, in a СН2Сl2 have been studied by 19F and 31P NMR. It has been shown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functionalized phosphine oxides form stable seven-membered chelate heterocycles on complexes of d° transition
    四氟化钛与Ph2P(O)(CH2)2C(O)NМе2(L)反应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二苯基[2-(N,N-二烷基氨基甲酰基)乙基]氧化膦的最简单代表,在 СН2Сl2 中已通过 19F 和 31P NMR 进行了研究。首次表明,功能化氧化膦在 d° 过渡金属配合物上形成稳定的七元螯合杂环。在核磁共振数据的基础上,已经提出了溶液中七元 TiOPCCCO 杂环的先前未知的构象异构现象。已开发出一种从市售试剂合成配体 (L) 的简单且相当有效的方法。
  • 18‐Crown‐6 and Titanium Tetrafluoride − Preparation of the Ti <sup>IV</sup> Fluoride Crown Ether Complexes (TiF <sub>4</sub> ) <sub>2</sub> (18‐Crown‐6) 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i>cis‐</i> TiF <sub>4</sub> (H <sub>2</sub> O) <sub>2</sub> in [{ <i>cis‐</i> TiF <sub>4</sub> (H <sub>2</sub> O) <sub>2</sub> } <sub>2</sub> (18‐Crown‐6)]
    作者:T. Stanley Cameron、Andreas Decken、Evgeny G. Ilyin、Grigori B. Nikiforov、Jack Passmore
    DOI:10.1002/ejic.200400310
    日期:2004.10
    Reaction of TiF4 and 18-crown-6 in MeCN affords the molecular complex [(cis-TiF4)2(18-crown-6)] (1) only. Water and THF displace the 18-crown-6 in the tetrafluoro complex 1, with the formation of cis-TiF4L2. The complex cis-TiF4(H2O)2 and 18-crown-6 form [cis-TiF4(H2O)2}2(18-crown-6)] (2), in which cis-TiF4(H2O)2 and 18-crown-6 are connected by hydrogen bonding through the protons of coordinated H2O
    TiF4 和 18-crown-6 在 MeCN 中的反应仅提供分子复合物 [(cis-TiF4)2(18-crown-6)] (1)。水和 THF 取代了四氟络合物 1 中的 18-crown-6,形成了 cis-TiF4L2。络合物cis-TiF4(H2O)2和18-crown-6形成[cis-TiF4(H2O)2}2(18-crown-6)] (2),其中cis-TiF4(H2O)2和18 -crown-6通过TiF4(H2O)2中配位H2O的质子和冠醚的氧原子通过氢键连接。配合物 1 和 2 通过 X 射线单晶分析、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表征。通过取代反应的 NMR 光谱研究,确定了 18-Crown-6 和分子供体配体 MeCN、THF、H2O 对 TiIV 氟化物的相对碱性。18-crown-6 比 MeCN 稍微基础,类似于 Et2O,并且比 THF 和 H2O
  • Conversion of SiO2 Diatom Frustules to BaTiO3 and SrTiO3
    作者:Shannon Dudley、Tugba Kalem、Mufit Akinc
    DOI:10.1111/j.1551-2916.2006.01091.x
    日期:2006.8
    Diatom frustules were used as bio‐templates to synthesize functional ceramics via solid–gas displacement reactions. Silica‐based frustules were exposed to TiF4 at 330°C to form TiOF2, which was later converted to TiO2 (anatase) by heat treatment in air at 600°C. The TiO2 frustules were then exposed to molten Ba(OH)2 or Sr(OH)2 to form BaTiO3 or SrTiO3, respectively. In both cases, near‐complete conversion was achieved while retaining the morphology of the original silica frustules. BaTiO3 and SrTiO3 frustules exhibit nearly phase pure, nanocrystalline perovskite structure.
    将硅藻的外壳用作生物模板,通过固体-气体置换反应合成功能陶瓷。将基于二氧化硅的硅藻外壳在330°C下暴露于TiF4,形成TiOF2,随后在空气中600°C热处理,将其转化为TiO2(金红石相)。然后将TiO2外壳分别暴露于熔融的Ba(OH)2或Sr(OH)2,分别形成BaTiO3或SrTiO3。在两种情况下,均实现了近完全转化,同时保留了原始二氧化硅外壳的形态。BaTiO3和SrTiO3外壳显示出几乎为纯相、纳米晶的钙钛矿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