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9-hydroxybenzo[f ]chromeno[3,4-c]chromene-2,3-dione
9-hydroxybenzo[f ]chromeno[3,4-c]chromene-2,3-dione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萘并吡喃类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hydroxybenzo[f ]chromeno[3,4-c]chromene-2,3-dione
英文别名
20-hydroxy-9,13-dioxapentacyclo[12.8.0.02,11.03,8.017,22]docosa-1(14),2(11),3,5,7,15,17(22),18,20-nonaene-10,12-dione
CAS
——
化学式
C
20
H
10
O
5
mdl
——
分子量
330.296
InChiKey
ALLCAVJKNOVME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1
重原子数:
25.0
可旋转键数:
0.0
环数:
5.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拓扑面积:
80.65
氢给体数:
1.0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作为产物:
描述:
2-氧代苯并吡喃-3-羧酸甲酯
、
2,7-二羟基萘
在 indium(III) triflate 作用下, 以8%的产率得到9-hydroxybenzo[f ]chromeno[3,4-c]chromene-2,3-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V型Bis-香豆素:合成与光学性质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高效率的合成在吡喃酮环上稠合的双香豆素的方法。富电子酚与香豆素-3-羧酸酯反应,生成取代的色酚[3,4- c ]色烯-6,7-二酮。该反应被路易斯酸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两者催化。最可能的机制途径涉及路易斯酸催化或DMAP催化的酯交换反应,然后将α,β-不饱和酯分子内共轭加成到苯酚中,然后氧化最初形成的中间体。该反应与各种功能(如NO 2)兼容,Br和OMe。在该反应中,不仅苯衍生物而且二羟基萘都具有反应性,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来控制产物的结构。此外,可能双重加成,导致由七个共轭环组成的马蹄形系统。已获得具有四个结构独特的骨架的化合物,并显示出它们在可见光谱的紫色,蓝色和/或绿色区域中强烈吸收。它们中的大多数显示出强烈的黄绿色荧光,可以通过结构变化和溶剂特性进行调节。再次,在供色基[3,4- c中引入一个给电子基团] chromene-6,7-diones引起最大吸收和发射
DOI:
10.1021/jo501565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黑麦震颤素B
黄藤内酯
黄色镰刀菌素
黄独素G标准品
黄独素D
黄曲霉震颤毒素
鸦胆子苷M
非洲防己内酯
青霉震颤素C
青霉震颤素B
青霉震颤素
雀稗辛
雀稗灵
阿卓霉菌素B
镰刀菌丝红素
道诺霉素氢醌七乙酸酯
蚜黄素Fb
蕈青霉素
葛雌素
萘拉诺
萘吡酮霉素C2
萘吡酮霉素C1
萘吡酮霉素B1
萘,2-碘-7-甲氧基-(9CI)
莱姆勃霉素
茜草内酯
色氧霉素
脱氧葛杜宁
罗汉松内酯C
维帕他韦中间体A12
维帕他韦
结合雌激素EP杂质I
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
竹柏内酯F
竹柏内酯E
竹柏内酯C
竹柏内酯B
竹柏内酯A
硼酸,B-[3-[[(2,5-二甲基苯基)氨基]羰基]苯基]-
睾内酯
睾内酯
甲基2-[8-[9,10-二羟基-7-甲氧基-3-(2-甲氧基-2-氧代乙基)-1-氧代-3,4-二氢苯并[g]异苯并吡喃-8-基]-9,10-二羟基-7-甲氧基-1-氧代-3,4-二氢苯并[g]异苯并吡喃-3-基]乙酸酯
爱萨霉素B
氯化6,11-二氢二苯并[b,e]噻庚英-11-基甲铵
普昔罗米
教会菌素钠盐
微紫青霉颤素C
微紫青霉颤素B
异防己内酯
异红镰霉素龙胆二糖苷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Aib
3
)deltorphin C
下一个:Ethyl 4-amino-8-cyano-7-phenylpyrazolo<5,1-c><1,2,4>triazine-3-carboxy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