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5S)-4,5-diphenyl-2-(1-piperidinyl)-1,3,2-diazaphospholidine 2-ox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5S)-4,5-diphenyl-2-(1-piperidinyl)-1,3,2-diazaphospholidine 2-oxide
英文别名
(4S,5S)-4,5-diphenyl-2-piperidin-1-yl-1,3,2lambda5-diazaphospholidine 2-oxide;(4S,5S)-4,5-diphenyl-2-piperidin-1-yl-1,3,2λ5-diazaphospholidine 2-oxide
(4S,5S)-4,5-diphenyl-2-(1-piperidinyl)-1,3,2-diazaphospholidine 2-ox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24N3OP
mdl
——
分子量
341.393
InChiKey
BCDRATQKSVHPTC-OALUTQO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7
  • 拓扑面积:
    44.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哌啶-1-基膦酰二氯(1S,2S)-1,2-二苯基乙二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9%的产率得到(4S,5S)-4,5-diphenyl-2-(1-piperidinyl)-1,3,2-diazaphospholidine 2-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酮三氯甲硅烷基烯醇酸酯的手性磷酸酰胺催化的醛醇缩合。机械方面
    摘要:
    已经研究了将三氯甲硅烷基烯酸酯催化,对映选择性加成到醛的机理。使用ReactIR和快速注入NMR(RINMR)光谱进行的动力学研究已证实,涉及一个或两个与硅离子组织中心结合的磷酰胺的双机理途径的同时运行。最初基于催化剂负载量研究和非线性效应研究假定了这种机械二分法。这种二元性解释了各种类型的磷酰胺的反应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差异。Arrhenius激活参数的确定表明,醛醇的添加是通过可逆的方式发生的,尽管不利的是形成了活化的复合物,并且自然丰度1313 C NMR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研究已经确定,周转限制步骤是添加羟醛。对一系列磷酰胺的彻底检查已经建立了经验结构-活性选择性关系。此外,已经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添加速率,溶剂和添加剂的影响,这些影响共同形成了醇醛添加的统一机理图。
    DOI:
    10.1021/jo060243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Phosphoramides for the Lewis Base-Catalyzed Allylation and Aldol Addition Reactions
    作者:Scott E. Denmark、Xiping Su、Yutaka Nishigaichi、Diane M. Coe、Ken-Tsung Wong、Stephen B. D. Winter、Jun Young Choi
    DOI:10.1021/jo9820723
    日期:1999.3.1
    Both chiral and achiral phosphoramides of diverse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from diamines by the coupling to phosphorus(V) or phosphorus(III) reagents. Several enantiopure 1,2-diphenyl-1,2-ethanediamine analogu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reductive coupl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N-silylimine with NbCl(4)(THF)(2) and subsequent resolution by the formation of diastereomeric menthyl carbamates. (S,S)-N,
    通过与磷(V)或磷(III)试剂偶联,由二胺制备了多种结构的手性和非手性磷酰胺。几种对映体纯的1,2-二苯基-1,2-乙二胺类似物是通过将相应的N-硅酰亚胺与NbCl(4)(THF)(2)还原偶联而制备的,随后通过形成非对映异构的氨基甲酸薄荷酯进行拆分。(S,S)-N,N′-二-(1-萘基)-1,2-二苯基-1,2-乙二胺15是通过(S,S)-1,2-二苯基-1的芳基化制备的,2-乙二胺与碘化萘。
  • Chiral Phosphoramide-Catalyzed Aldol Additions of Ketone Trichlorosilyl Enolates. Mechanistic Aspects
    作者:Scott E. Denmark、Son M. Pham、Robert A. Stavenger、Xiping Su、Ken-Tsung Wong、Yutaka Nishigaichi
    DOI:10.1021/jo060243v
    日期:2006.5.1
    mechanism of the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trichlorosilyl enolates to aldehyd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Kinetic studies using ReactIR and rapid injection NMR (RINMR) spectroscopy have confirmed the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dual mechanistic pathways involving either one or two phosphoramides bound to a siliconium ion organizational center. This mechanistic dichotomy was initially postulated on
    已经研究了将三氯甲硅烷基烯酸酯催化,对映选择性加成到醛的机理。使用ReactIR和快速注入NMR(RINMR)光谱进行的动力学研究已证实,涉及一个或两个与硅离子组织中心结合的磷酰胺的双机理途径的同时运行。最初基于催化剂负载量研究和非线性效应研究假定了这种机械二分法。这种二元性解释了各种类型的磷酰胺的反应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差异。Arrhenius激活参数的确定表明,醛醇的添加是通过可逆的方式发生的,尽管不利的是形成了活化的复合物,并且自然丰度1313 C NMR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研究已经确定,周转限制步骤是添加羟醛。对一系列磷酰胺的彻底检查已经建立了经验结构-活性选择性关系。此外,已经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添加速率,溶剂和添加剂的影响,这些影响共同形成了醇醛添加的统一机理图。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银松素 铒(III) 离子载体 I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 钠3-(4-甲氧基苯基)-2-苯基丙烯酸酯 重氮基乙酸胆酯酯 醋酸(R)-(+)-2-羟基-1,2,2-三苯乙酯 酸性绿16 邻氯苯基苄基酮 那碎因盐酸盐 那碎因[鹼] 达格列净杂质54 辛那马维林 赤藓型-1,2-联苯-2-(丙胺)乙醇 赤松素 败脂酸,丁基丙-2-烯酸酯,甲基2-甲基丙-2-烯酸酯,2-甲基丙-2-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