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N1′-(butane-1,4-diyl)bis(N3-(naphthalen-2-ylmethyl)propane-1,3-di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N1′-(butane-1,4-diyl)bis(N3-(naphthalen-2-ylmethyl)propane-1,3-diamine)
英文别名
N,N'-bis[3-(naphthalen-2-ylmethylamino)propyl]butane-1,4-diamine
N1,N1′-(butane-1,4-diyl)bis(N3-(naphthalen-2-ylmethyl)propane-1,3-di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32H42N4
mdl
——
分子量
482.712
InChiKey
XYSOPOUTKTVKO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1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48.1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32H38N4 在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37 mg的产率得到N1,N1′-(butane-1,4-diyl)bis(N3-(naphthalen-2-ylmethyl)propane-1,3-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体外和体内肝素解毒剂的动态组合优化
    摘要:
    类肝素大分子作为抗凝剂、抗病毒剂和抗癌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这种阴离子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寻找基于合成小分子来控制凝血的肝素解毒剂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这里,我们使用动态组合化学方法来优化具有亚微摩尔亲和力的肝素结合剂。已通过不同的实验(SPR、荧光、NMR)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动态库中扩增最多的成员对肝素的识别,从而提供了详细的相互作用模型。用选定的文库成员进行的酶测定证实了动态共价筛选和体外肝素抑制之间的相关性。此外,两者小鼠体外和体内凝血试验表明,优化后的分子是有效的解毒剂,可用作肝素逆转药物。总体而言,这些结果强调了针对复杂和难以捉摸的生物聚合物的动态组合化学的力量。
    DOI:
    10.1021/acs.jmedchem.1c020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phthyridine-Based Helical Foldamers and Macrocycles:  Synthesis, Cation Binding, an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作者:Anne Petitjean、Louis A. Cuccia、Marc Schmutz、Jean-Marie Lehn
    DOI:10.1021/jo702495u
    日期:2008.4.1
    cations bind to the one-turn helices and macrocycles to promote fibril formation and aggregation. Also, polyammonium substrates are able to tune the length of the overall helix assemblies and the rigidity of long oligomers. The reported data on one-turn, two-turn helices and macrocycles not only allows one to devise a model for the ion-controlled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of such systems but also provides evidence
    揭示控制分子链构象的因素对于理解生物分子链的形状和设计采用所需形式的人工分子链都具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已经鉴定出各种人工折叠密码子,它们尤其构成了螺旋,链和环的形成,其主要重点在于折叠器的形状。我们在此报告了基于1,8-萘啶和嘧啶单元的折叠子和大环家族的合成和研究,其内部空腔足够容纳离子性底物,并着重于在圆柱环境中客人结合的影响。有趣的是,这些大寡聚物中的结合事件被翻译到受体的外部,并影响整体复合物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例如,碱金属阳离子与单向螺旋和大环结合,从而促进原纤维的形成和聚集。而且,聚铵底物能够调节整个螺旋组件的长度和长低聚物的刚度。报道的有关一转,两转螺旋和大环的数据不仅使人们能够为这种系统的离子控制的超分子组装设计模型,而且还提供了这样的证据,即这种受控的支架有望在复杂系统的设计中发挥作用。聚铵底物能够调节整个螺旋组件的长度和长寡聚物的刚度。报道的有关一转,两转螺旋和大环的数据不
  • Dynamic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of <i>In Vitro</i> and <i>In Vivo</i> Heparin Antidotes
    作者:Daniel Carbajo、Yolanda Pérez、Marta Guerra-Rebollo、Eva Prats、Jordi Bujons、Ignacio Alfonso
    DOI:10.1021/acs.jmedchem.1c02054
    日期:2022.3.24
    polysaccharide. Here, we use a dynamic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pproach to optimize heparin binders with submicromolar affinity. The recognition of heparin by the most amplified members of the dynamic library has been studied with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PR, fluorescence, NMR)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rendering a detailed interaction model. The enzymatic assays with selected library members confirm the correlation
    类肝素大分子作为抗凝剂、抗病毒剂和抗癌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这种阴离子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寻找基于合成小分子来控制凝血的肝素解毒剂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这里,我们使用动态组合化学方法来优化具有亚微摩尔亲和力的肝素结合剂。已通过不同的实验(SPR、荧光、NMR)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动态库中扩增最多的成员对肝素的识别,从而提供了详细的相互作用模型。用选定的文库成员进行的酶测定证实了动态共价筛选和体外肝素抑制之间的相关性。此外,两者小鼠体外和体内凝血试验表明,优化后的分子是有效的解毒剂,可用作肝素逆转药物。总体而言,这些结果强调了针对复杂和难以捉摸的生物聚合物的动态组合化学的力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