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naphthalene-1,4-di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naphthalene-1,4-dione
英文别名
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1,4-naphthoquinone;R369950;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naphthoquinone;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naphthalene-1,4-dione
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naphthalene-1,4-di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21ClN2O2
mdl
——
分子量
320.819
InChiKey
FWCXWRNANHZFA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
  • 拓扑面积:
    49.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naphthalene-1,4-dione 、 cobalt(II) chloride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7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生物活性氨基萘醌基配体的金属 (II) 配合物:合成、表征和 BSA 结合、DNA 结合/裂解和细胞毒性研究
    摘要:
    摘要 合成了氨基萘醌配体 L 及其通式 [MLCl2] {M = Co(II)、Ni(II)、Cu(II) 和 Zn(II)} 的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分析和光谱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 根据电子光谱和磁化率数据,Ni(II) 和 Zn(II) 配合物为四面体几何形状,Co(II) 和 Cu(II) 配合物为方形平面几何形状。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 的结合比游离配体强,并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已经使用 UV-Vis 和荧光猝灭实验研究了这些复合物与 CT-DNA 的相互作用,这表明复合物通过嵌入结合模式 (Kapp 105 M-1) 与 DNA 强结合。分子对接研究重申了这些化合物与 DNA 结合的模式,这是光谱研究提出的。在 H2O2 氧化剂存在下,配体及其复合物将质粒 DNA pUC18 切割成切口(II 型)和线性(III 型)形式。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表明,Cu(II) 复合物对
    DOI:
    10.1080/00958972.2018.1461846
  • 作为产物:
    描述:
    2,3-二氯-1,4-萘醌3-二乙胺基丙胺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71%的产率得到2-chloro-3-{[3-(diethylamino)propyl]amino}naphthalene-1,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生物活性氨基萘醌基配体的金属 (II) 配合物:合成、表征和 BSA 结合、DNA 结合/裂解和细胞毒性研究
    摘要:
    摘要 合成了氨基萘醌配体 L 及其通式 [MLCl2] {M = Co(II)、Ni(II)、Cu(II) 和 Zn(II)} 的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分析和光谱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 根据电子光谱和磁化率数据,Ni(II) 和 Zn(II) 配合物为四面体几何形状,Co(II) 和 Cu(II) 配合物为方形平面几何形状。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 的结合比游离配体强,并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已经使用 UV-Vis 和荧光猝灭实验研究了这些复合物与 CT-DNA 的相互作用,这表明复合物通过嵌入结合模式 (Kapp 105 M-1) 与 DNA 强结合。分子对接研究重申了这些化合物与 DNA 结合的模式,这是光谱研究提出的。在 H2O2 氧化剂存在下,配体及其复合物将质粒 DNA pUC18 切割成切口(II 型)和线性(III 型)形式。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表明,Cu(II) 复合物对
    DOI:
    10.1080/00958972.2018.14618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미세조류 파괴용 조성물
    申请人: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Chosun University 조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220050171903) BRN ▼408-82-13419
    公开号:KR101761848B1
    公开(公告)日:2017-07-26
    본 발명은 미세조류 파괴용 조성물에 관한 것으로, 더욱 자세하게는 특정 치환기를 가지는 나프토퀴논 화합물을 함유하는 미세조류 파괴용 조성물에 관한 것이다. 본 발명에 따른 신규한 미세조류 파괴용 조성물은 해양 미세조류 배양장 또는 녹조 또는 적조가 발생된 지역 또는 녹조나 적조 발생 예상 지역에 처리하여 녹조 및 적조 피해를 예방할 수 있는 효과가 있다.
    本发明涉及微藻破坏用配方,更具体地涉及含有特定取代基的酮化合物的微藻破坏用配方。根据本发明,新型微藻破坏用配方可在海洋微藻培养场或发生褐藻或红藻的区域或预计发生褐藻或红藻的区域进行处理,以预防褐藻和红藻的损害。
  • Dichloro-naphthoquinone as a non-classical inhibitor of the mycobacterial carbonic anhydrase Rv3588c
    作者:M. A. Dallaston、S. Rajan、J. Chekaiban、M. Wibowo、M. Cross、M. J. Coster、R. A. Davis、A. Hofmann
    DOI:10.1039/c7md00090a
    日期:——
    mycobacterial carbonic anhydrases Rv3588c and Rv1284 belong to a different class of carbonic anhydrases than those found in humans, making them attractive drug targets by using the inherent differences in the folds of the different classes. By screening a natural product library, we identified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s as a novel non-classical inhibitor scaffold of mycobacterial carbonic anhydrases that lack
    可溶性分枝杆菌碳酸酐酶Rv3588c和Rv1284与人类发现的碳酸酐酶属于不同类别,通过利用不同类别折叠的内在差异使它们成为有吸引力的药物靶标。通过筛选天然产物库,我们将醌衍生物鉴定为分枝杆菌碳酸酐酶的新型非经典抑制剂支架,该支架缺少磺酰胺/氨基磺酸酯基团,因此不影响人类碳酸酐酶II。
  • Synthetic schistosomicides. XIV. 1,4-Naphthoquinone mono(O-acyloximes), 4-amino-1,2-naphthoquinones, 2-amino-3-chloro-1,4-naphthoquinones, and other naphthoquinones
    作者:Edward F. Elslager、Leslie M. Werbel、Donald F. Worth
    DOI:10.1021/jm00295a026
    日期:197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