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pyridy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pyridyne
英文别名
——
3,5-pyridy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5H3N
mdl
——
分子量
77.0855
InChiKey
ZQHIODMILKFOM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5-吡啶A杂环间苯炔衍生物
    摘要:
    3,5-吡啶 (3) 是通过 3,5-二碘吡啶 (20) 和 3,5-二硝基吡啶 (21) 的快速真空热解生成的,并通过低温氩基质中的红外光谱表征。芳炔可以通过其在 254 nm 处的光稳定性与其他副产物清楚地区分,诱导快速开环,推测为 (Z)-1-aza-hex-3-ene-1,5-diyne。作为热解的副产物,HCN 和丁二炔以及痕量的乙炔、氰基乙炔、(E)-1-aza-hex-3-ene-1,5-diyne 和 3-iodo-5-pyridyl 自由基被鉴定出来(从 20)。已经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 ab initio 量子化学方法在计算上探索了 3 和母体间苄 (1) 重排和断裂的几种途径。双自由基1和3的最低能量分解途径是伴随氢迁移的开环过程,导致(Z)-hex-3-ene-1,5-二炔[(Z)-10]和(Z)-分别为 3-aza-hex-3-ene-1,5-diyne [(Z)-24]。这两种反应都需要
    DOI:
    10.1021/ja039142u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3,5-PyridyneA Heterocyclic <i>meta</i>-Benzyne Derivative
    作者:Michael Winkler、Bayram Cakir、Wolfram Sander
    DOI:10.1021/ja039142u
    日期:2004.5.1
    kcal mol(-1). In contrast to 3,5-borabenzyne (2), which is found to be doubly aromatic, nucleus-independent chemical shifts of 3 are almost identical to that of pyridine, indicating the absence of paramagnetic ring current effects tha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plane antiaromaticity". As compared with 1, the overall perturbation caused by the nitrogen atom in 3 is weak, and four electron, three center
    3,5-吡啶 (3) 是通过 3,5-二碘吡啶 (20) 和 3,5-二硝基吡啶 (21) 的快速真空热解生成的,并通过低温氩基质中的红外光谱表征。芳炔可以通过其在 254 nm 处的光稳定性与其他副产物清楚地区分,诱导快速开环,推测为 (Z)-1-aza-hex-3-ene-1,5-diyne。作为热解的副产物,HCN 和丁二炔以及痕量的乙炔、氰基乙炔、(E)-1-aza-hex-3-ene-1,5-diyne 和 3-iodo-5-pyridyl 自由基被鉴定出来(从 20)。已经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 ab initio 量子化学方法在计算上探索了 3 和母体间苄 (1) 重排和断裂的几种途径。双自由基1和3的最低能量分解途径是伴随氢迁移的开环过程,导致(Z)-hex-3-ene-1,5-二炔[(Z)-10]和(Z)-分别为 3-aza-hex-3-ene-1,5-diyne [(Z)-24]。这两种反应都需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金刚烷双吖丙啶 氮杂环丁二烯 二氢-5-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5-亚硝基-2,4,6-三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2,4,6-三乙基-1,3,5-[4H]-二噻嗪 三异丁基二氢二噻嗪 N-亚硝基二噻嗪 5H-四唑 5-异丙基-1,3,5-二噻嗪烷 5-(3-甲基戊烷-3-基)-6H-1,3,4-噻二嗪-2-胺 4-甲氧基-3,3,5-三甲基-3H-吡唑1-氧化物 4-甲基-1,2-二氮杂螺(2.5)辛-1-烯 4-(三氟甲基)-1,2-二硫杂-3,5lambda2-二氮杂环戊-3-烯 4,4-二乙基-3,5-二甲基-4H-吡唑 3H-吡咯 3-甲基-3H-吖丙因-3-乙醇 3-甲基-3H-双吖丙啶-3-乙胺 3-甲基-3H-双吖丙啶-3-丙醇 3-溴-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异丙基-3H-双吖丙啶 3-氯-3-乙基双吖丙啶 3-氟-3-(2,2,2-三氟乙氧基)-3H-二氮杂环丙烯 3-叔丁基双吖丙啶 3,5-二(三氟甲基)-1-硫杂-2,4,6-三氮杂环己-2,4-二烯 3,4-二甲氧基-1,2,5-噻二唑 1-氧化物 3,4-二氢-3,3-二甲基-1,2,5-噻二唑 3,4-二氢-1,2,5-噻二唑 3,4,4,5-四甲基-4H-吡唑 3,3-双(三氟甲基)-3H-双吖丙啶 3,3-二氟-3H-双吖丙啶 2H-咪唑-2-硫酮 2H-咪唑 2H-吡咯 2-吡嗪基-锂 2-叔丁基亚氨基-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全氢-1,3,2-二氮杂磷 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1,3,2-二氮杂磷环戊烷 2-(1,3,5-二噻嗪烷-5-基)乙醇 2,4-二甲基-6-异丁基-1,3,5-二噻嗪 2,4,6-三甲基-1,3,5-二噻嗪 2,2,4,6-四氯-2L5-1,3,5,2-三氮杂膦咛 2(4)-异丙基-4(2),6-二甲基二氢(4H)1,3,5-二噻嗪 1-硼烷亚基-2,4,6,7-四甲基-2,6,7-三氮杂-1lambda~5~-磷杂二环[2.2.2]辛烷 1-氮杂环丁烯 1,4-二甲基-1,4,5,6-四氢-[1,2,3,4]四嗪 1,3-二甲基-2-二甲基氨基-1,3,2-二氮杂磷环戊烷 1,3-二甲基-1,3,2-二氮杂硼杂环戊烷 1,3-二氮杂-2-环己硼烷 1,3-二叔丁基-1,3,2-二氮杂磷啶-2-氧化物 1,3-二丁基-N,N-二乙基-4,5-二甲基-1,3,2-二氮杂磷杂戊环-2-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