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so-stipitat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so-stipitatic acid
英文别名
Ethyl 4,5-dihydroxy-3-oxo-1,4,6-cycloheptatriene-1-carboxylate;ethyl 4,5-dihydroxy-3-oxocyclohepta-1,4,6-triene-1-carboxylate
iso-stipitat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0O5
mdl
——
分子量
210.186
InChiKey
XUWRSLWUNOYEP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83.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6H-cyclohepta[d][1,3]dioxole-6-carboxylate 在 cobalt(II) 5,10,15,20-tetraphenylporphyrin 氧气 、 tetraphenylporphyrin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iso-stipitat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合成硬脂酸异构体的新方法:6H-环庚酸乙酯[d][1,3]二氧戊环-6-羧酸乙酯的光氧化
    摘要:
    环庚三烯衍生物 9 的光氧化得到双环内过氧化物 14。用硫脲裂解 14 中的过氧化物键导致形成 16。用催化量的三乙胺处理内过氧化物 14 提供了新的木蜡酸异构体 11 和 16 . 14 的热解或 CoTPP (TPP = 四苯基卟啉) 催化的反应导致形成异香木酸 10 和 18。
    DOI:
    10.1002/1099-0690(200109)2001:18<3519::aid-ejoc3519>3.0.co;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Stipitatic Acid Isomers: Photooxygenation of Ethyl 6H-Cyclohepta[d][1,3]dioxole-6-carboxylate
    作者:Arif Dastan、Nurullah Saracoglu、Metin Balci
    DOI:10.1002/1099-0690(200109)2001:18<3519::aid-ejoc3519>3.0.co;2-2
    日期:2001.9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16. Treatment of the endoperoxide 14 with a catalytic amount of triethylamine provided a new isomer of stipitatic acid 11, and 16. Pyrolysis or the CoTPP (TPP = tetraphenylporphyrin) catalyzed reaction of 14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iso-stipitatic acid 10, and 18.
    环庚三烯衍生物 9 的光氧化得到双环内过氧化物 14。用硫脲裂解 14 中的过氧化物键导致形成 16。用催化量的三乙胺处理内过氧化物 14 提供了新的木蜡酸异构体 11 和 16 . 14 的热解或 CoTPP (TPP = 四苯基卟啉) 催化的反应导致形成异香木酸 10 和 1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脱羰秋水仙碱 红陪酚四甲基醚 红倍酚 秋水仙碱甲硫代磺酸盐 秋水仙碱 硫代秋水仙碱 甲基丙烯酸7-氧代-4-(苯基偶氮)-1,3,5-环庚三烯-1-基酯 甲基6-肼基-7-氧代-1,3,5-环庚三烯-1-羧酸酯 环庚三烯酮 环庚三烯酚酮 氨甲酸,(1-乙基戊基)-,甲基酯(9CI) 桧木醇 异秋水仙胺 尼楚酮 对二硫辛酸 双环[4.4.1]十一碳-1(10),2,4,6,8-五烯-11-酮 双环[4.1.0]庚-1,3,5-三烯-7-酮 去乙酰氨基秋水仙碱 原秋水仙碱 十四烷酸,4-(十八烷氧基)-7-羰基-1,3,5-环庚三烯-1-基酯 乙基[(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酯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铟 α-(异丙基)-&#x3B3,&#x3B3-二甲基环己丙醇 beta-斧松素 [(7S)-7-乙酰氨基-1,3-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2-基]2-氯乙酸酯 [(7S)-7-乙酰氨基-1,2-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3-基]2-氯乙酸酯 N-(2-巯基乙基)秋水仙胺 N-脱乙酰基3-去甲基硫代秋水仙碱 N-脱乙酰基,1,2,3,10-脱甲基秋水仙碱 N-甲酰脱乙酰秋水仙碱 N-甲酰基秋水仙胺 N-甲基-秋水仙碱 N-三氟乙酰基-N-甲基-去乙酰基秋水仙碱 N-[(S)-5,6,7,9-四氢-1,2,3,10-四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2,2,2-三氟乙酰胺 N-[(7S)-4-(羟基甲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0-(丁基氨基)-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硫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基氨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丙酰胺 N-[(7R)-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乙氧基乙酰基)去乙酰基硫代秋水仙碱 N-(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乙酯 N-(4-甲酰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0-二甲基氨基-1,2,3-三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9-四甲氧基-10-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9H-三苯并[A,C,E][7]环轮烯-9-酮 8-溴甲基-5-氧代-5H-二苯并[a,d]环庚烯-10-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