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oxy-3-(1-naphthylmethoxy)benzaldehy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oxy-3-(1-naphthylmethoxy)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4-Methoxy-3-(naphthalen-1-ylmethoxy)benzaldehyde
4-methoxy-3-(1-naphthylmethoxy)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6O3
mdl
MFCD07431528
分子量
292.334
InChiKey
DVIXJIXCCDUUS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噻唑烷二酮4-methoxy-3-(1-naphthylmethoxy)benzaldehyde哌啶苯甲酸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9%的产率得到(5Z)-5-[4-methoxy-3-(1-naphthylmethoxy)benzylidene]-1,3-thiazolidine-2,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Synthesis, and In Silico Multitarget Pharmacological Simulations of Acid Bioisosteres with a Validated In Vivo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摘要:
    设计了苯乙酸取代物(1-3)、苯丙酸取代物(4-6)和苄基噻唑烷二酮(7-9)衍生物,根据已显示出强大抗糖尿病活性的多靶点统一药效团模式。这种生物活性是由于同时对PPARα、PPARγ和GPR40受体的多药效学刺激以及对醛糖还原酶(AR)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酶抑制作用。这九种化合物共享相同的四个药效团元素:酸基团、芳香环、庞大疏水基团和两个元素之间的灵活连接剂。进行了加成和取代反应以获得中等产率的分子。进行了体外药理共识分析(PHACA),以确定它们可能的作用方式、蛋白亲和性、毒理活性和药物样性质。将结果与体内实验结合,评估这些化合物在100 mg/kg单剂量下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能力。化合物6(苯丙酸衍生物)和9(苄基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以显著方式改善高血糖峰值。最后,对表现最佳的化合物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以揭示它们的作用机制。模拟显示了AR结合口袋的灵活性,并显示在模拟时间内两种化合物都保持结合,尽管结合方式不同。总之,我们设计了九种具有强大体内抗高血糖活性的酸类生物同位素,预测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特性。这些发现共同证明了我们采用的分子设计,其中统一的药效团由于其多靶点激活而具有强大的抗糖尿病作用。
    DOI:
    10.3390/molecules26040799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香兰素(氯甲基)萘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1%的产率得到4-methoxy-3-(1-naphthylmethoxy)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Design, Synthesis, and In Silico Multitarget Pharmacological Simulations of Acid Bioisosteres with a Validated In Vivo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
    摘要:
    设计了苯乙酸取代物(1-3)、苯丙酸取代物(4-6)和苄基噻唑烷二酮(7-9)衍生物,根据已显示出强大抗糖尿病活性的多靶点统一药效团模式。这种生物活性是由于同时对PPARα、PPARγ和GPR40受体的多药效学刺激以及对醛糖还原酶(AR)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酶抑制作用。这九种化合物共享相同的四个药效团元素:酸基团、芳香环、庞大疏水基团和两个元素之间的灵活连接剂。进行了加成和取代反应以获得中等产率的分子。进行了体外药理共识分析(PHACA),以确定它们可能的作用方式、蛋白亲和性、毒理活性和药物样性质。将结果与体内实验结合,评估这些化合物在100 mg/kg单剂量下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能力。化合物6(苯丙酸衍生物)和9(苄基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以显著方式改善高血糖峰值。最后,对表现最佳的化合物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以揭示它们的作用机制。模拟显示了AR结合口袋的灵活性,并显示在模拟时间内两种化合物都保持结合,尽管结合方式不同。总之,我们设计了九种具有强大体内抗高血糖活性的酸类生物同位素,预测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特性。这些发现共同证明了我们采用的分子设计,其中统一的药效团由于其多靶点激活而具有强大的抗糖尿病作用。
    DOI:
    10.3390/molecules260407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