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borino[1,2-c:2',1'-e]pyridazino[1,2-a][1,2,3,6]-diazadibor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borino[1,2-c:2',1'-e]pyridazino[1,2-a][1,2,3,6]-diazadiborine
英文别名
bisborino[1,2-c:2',1;-e]pyridazino[1,2-a][1,2,3,6]-diazadiborine;2,7-Diaza-1,8-diboratetracyclo[12.4.0.02,7.08,13]octadeca-3,5,9,11,13,15,17-heptaene;2,7-diaza-1,8-diboratetracyclo[12.4.0.02,7.08,13]octadeca-3,5,9,11,13,15,17-heptaene
bisborino[1,2-c:2',1'-e]pyridazino[1,2-a][1,2,3,6]-diazadibor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2B2N2
mdl
——
分子量
229.885
InChiKey
QBPJUNMCLJPQO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哒嗪1,1-dibutyl-2-(trimethylsilyl)stannacyclohexa-2,5-diene 以0.028 g的产率得到bisborino[1,2-c:2',1'-e]pyridazino[1,2-a][1,2,3,6]-diazadibo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 B2N2C2 核的苯并苯类似物:合成、结构、氧化还原行为和光物理特性
    摘要:
    通过使用哒嗪衍生物螯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 B(2)N(2)C(2) 核心的烷基 (1-3)、芳基 (6) 和苯并环化 (4, 5) 杂芳族三亚苯类似物双官能路易斯酸性二硼联苯前体。与苯并苯相比,NICS(1) 对 1 的计算表明中央 (-11.3 ppm) 和外硼苯环 (-7.7 ppm) 具有高芳香性,同时哒嗪环 (-0.7 ppm) 具有非芳香性。晶体结构分析支持这种分析。当哒嗪部分的 a 面和 c 面没有取代 (1, 3) 时,产生平面结构,但在取代后,由于空间位阻,观察到扭曲的 B(2)N(2)C(2) 核心相邻氢原子(例如,5)的排斥。发现平面物种中从 H (1) 到 (i)Pr (3) 的空间体积增加导致二聚体、头对尾人字形堆积基序,通过紧密的分子间 B...N 相互作用保持在一起3.39 埃。发现 Cp(2)Co 的单电子还原提供了 3 和 5 的自由基阴离子,其特征在于 EPR
    DOI:
    10.1021/ja063519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金刚烷双吖丙啶 甲基-双吖丙啶-溴 氮杂环丁二烯 全氟-1,3-二氮杂-1-甲基环戊-3-烯 二氢-5-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5-亚硝基-2,4,6-三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2,4,6-三乙基-1,3,5-[4H]-二噻嗪 三环戊基膦四氟硼酸盐 三异丁基二氢二噻嗪 N-亚硝基二噻嗪 5H-四唑 5-异丙基-1,3,5-二噻嗪烷 5-(3-甲基戊烷-3-基)-6H-1,3,4-噻二嗪-2-胺 4-重氮基-1,2,3-三唑 4-甲氧基-3,3,5-三甲基-3H-吡唑1-氧化物 4-甲基-1,2-二氮杂螺(2.5)辛-1-烯 4-(三氟甲基)-1,2-二硫杂-3,5lambda2-二氮杂环戊-3-烯 4,5-二甲基-2,3-二丙基-2,3-二氢-噻唑 4,4-二乙基-3,5-二甲基-4H-吡唑 3H-吡咯 3-甲基-3H-吖丙因-3-乙醇 3-甲基-3H-双吖丙啶-3-乙胺 3-甲基-3H-双吖丙啶-3-丙醇 3-溴-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异丙基-3H-双吖丙啶 3-氯-3-乙基双吖丙啶 3-氟-3-(2,2,2-三氟乙氧基)-3H-二氮杂环丙烯 3-叔丁基双吖丙啶 3,5-二(三氟甲基)-1-硫杂-2,4,6-三氮杂环己-2,4-二烯 3,4-二甲氧基-1,2,5-噻二唑 1-氧化物 3,4-二氢-3,3-二甲基-1,2,5-噻二唑 3,4-二氢-1,2,5-噻二唑 3,4,4,5-四甲基-4H-吡唑 3,3-双(三氟甲基)-3H-双吖丙啶 3,3-二氟-3H-双吖丙啶 2H-咪唑-2-硫酮 2H-咪唑 2H-吡咯 2-吡嗪基-锂 2-叔丁基亚氨基-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全氢-1,3,2-二氮杂磷 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1,3,2-二氮杂磷环戊烷 2-(1,3,5-二噻嗪烷-5-基)乙醇 2,4-二甲基-6-异丁基-1,3,5-二噻嗪 2,4,6-三甲基-1,3,5-二噻嗪 2,3,3-三氟-N,N-二甲基丙烯酰基酰胺 2,2,5,5-四甲基-2,5-二氢-吡嗪 2,2,4,6-四氯-2L5-1,3,5,2-三氮杂膦咛 2(4)-异丙基-4(2),6-二甲基二氢(4H)1,3,5-二噻嗪 1H-噻喃并[3,4-d]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