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hydroxynaphthylazo) benzo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hydroxynaphthylazo) 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4-[2-(4-oxonaphthalen-1-ylidene)hydrazinyl]benzoic acid
4-(4-hydroxynaphthylazo) 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2N2O3
mdl
——
分子量
292.294
InChiKey
VMXDEQAQKYBIK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5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8.7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甲基氯化锡4-(4-hydroxynaphthylazo) benzoic acid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5h, 以71.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聚合三甲基锡 (IV) 和四核二丁基锡 (IV) 配合物与衍生自 4- 或 3- 氨基苯甲酸和萘-1 或 2-醇的偶氮羧酸盐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摘要:
    摘要 配合物1由 4-(4-羟基萘偶氮)-苯甲酸与氯化三甲基锡 (IV) 在无水甲醇中以三乙胺为碱反应合成而2由 3-(2-羟基萘偶氮)-苯甲酸与无水甲苯中的二丁基氧化锡 (IV)。通过元素分析、IR 和多核(1 H、13 C 和119 Sn)NMR 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1和2中锡周围的配位行为和几何形状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定,而溶液中配合物的几何形状由119 Sn-NMR 光谱确定。聚合物1在锡周围显示出略微扭曲的三角双锥几何形状,赤道平面被三个甲基占据,轴向位置被另一个配体的羧酸盐氧和苯氧基氧占据。四核2表现出双[二羧基四有机二锡氧烷] 型结构,具有非中心对称的 Sn 2 O 4核,其中中心 Sn 2 O 2环通过μ 3 -氧原子连接到两个环外锡离子。exo和end周围的协调几何-环状锡离子分别为八面体变形和四角锥体变形。119 Sn的NMR光谱分析的研究表明四配位的四面体1而六
    DOI:
    10.1080/00958972.2021.1899163
  • 作为产物:
    描述:
    萘酚对氨基苯甲酸盐酸 、 sodium nitri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73%的产率得到4-(4-hydroxynaphthylazo) 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聚合三甲基锡 (IV) 和四核二丁基锡 (IV) 配合物与衍生自 4- 或 3- 氨基苯甲酸和萘-1 或 2-醇的偶氮羧酸盐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摘要:
    摘要 配合物1由 4-(4-羟基萘偶氮)-苯甲酸与氯化三甲基锡 (IV) 在无水甲醇中以三乙胺为碱反应合成而2由 3-(2-羟基萘偶氮)-苯甲酸与无水甲苯中的二丁基氧化锡 (IV)。通过元素分析、IR 和多核(1 H、13 C 和119 Sn)NMR 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1和2中锡周围的配位行为和几何形状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定,而溶液中配合物的几何形状由119 Sn-NMR 光谱确定。聚合物1在锡周围显示出略微扭曲的三角双锥几何形状,赤道平面被三个甲基占据,轴向位置被另一个配体的羧酸盐氧和苯氧基氧占据。四核2表现出双[二羧基四有机二锡氧烷] 型结构,具有非中心对称的 Sn 2 O 4核,其中中心 Sn 2 O 2环通过μ 3 -氧原子连接到两个环外锡离子。exo和end周围的协调几何-环状锡离子分别为八面体变形和四角锥体变形。119 Sn的NMR光谱分析的研究表明四配位的四面体1而六
    DOI:
    10.1080/00958972.2021.18991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a polymeric trimethyltin(IV) and a tetranuclear dibutyltin(IV) complex with azo-carboxylates derived from 4- or 3-amino benzoic acid and naphthalen-1 or 2-ol
    作者:Paresh Debnath、Pratima Debnath、Keisham Surjit Singh、Lesław Sieroń、Waldemar Maniukiewicz
    DOI:10.1080/00958972.2021.1899163
    日期:2021.5.19
    NMR spectroscopy. The coordination behavior and geometries around tin in 1 and 2 were establish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while geometries of the complexes in solution were determined by 119Sn-NMR spectroscopy. The polymeric 1 displayed slightly distorted trigonal bipyramidal geometry around the tin with the equatorial plane occupied by three methyl groups and the axial positions occupied by a carboxylate
    摘要 配合物1由 4-(4-羟基萘偶氮)-苯甲酸与氯化三甲基锡 (IV) 在无水甲醇中以三乙胺为碱反应合成而2由 3-(2-羟基萘偶氮)-苯甲酸与无水甲苯中的二丁基氧化锡 (IV)。通过元素分析、IR 和多核(1 H、13 C 和119 Sn)NMR 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1和2中锡周围的配位行为和几何形状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定,而溶液中配合物的几何形状由119 Sn-NMR 光谱确定。聚合物1在锡周围显示出略微扭曲的三角双锥几何形状,赤道平面被三个甲基占据,轴向位置被另一个配体的羧酸盐氧和苯氧基氧占据。四核2表现出双[二羧基四有机二锡氧烷] 型结构,具有非中心对称的 Sn 2 O 4核,其中中心 Sn 2 O 2环通过μ 3 -氧原子连接到两个环外锡离子。exo和end周围的协调几何-环状锡离子分别为八面体变形和四角锥体变形。119 Sn的NMR光谱分析的研究表明四配位的四面体1而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