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H-萘并[2,3-d]三唑-1-胺 | 15300-56-8

中文名称
1H-萘并[2,3-d]三唑-1-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Amino-naphtho<2.3-d>triazol
英文别名
1H-Naphtho[2,3-D][1,2,3]triazol-1-amine;benzo[f]benzotriazol-3-amine
1H-萘并[2,3-d]三唑-1-胺化学式
CAS
15300-56-8
化学式
C10H8N4
mdl
——
分子量
184.2
InChiKey
TTXGORNKQPXZB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8.8±28.0 °C(Predicted)
  • 密度:
    1.4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6.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H-萘并[2,3-d]三唑-1-胺 在 cytochrome P-450 作用下, 生成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1-氨基苯并三唑和其他芳烃前体对细胞色素p-450和氯过氧化物酶的自动催化失活
    摘要:
    如前所述,细胞色素P-450由于其人工血红素基团的烷基化而在1-氨基苯并三唑的催化转化过程中失活。除去铁原子后的血红素加合物的NMR分析明确地将其鉴定为原卟啉IX的衍生物,其中两个氮原子通过苯环桥接。细胞色素P-450的破坏活性被环外N上具有Me或Ac取代基的类似物保留,但当N本身被除去或被羟基或硝基取代时,丧失了活性。人工血红素烷基化也发生在1-氨基-1H-萘并(2,3-d)三唑上,该类似物带有一个额外的苯环。体内研究表明1-氨基苯并三唑是相对无毒的。氯过氧化物酶催化的1-氨基苯并三唑的催化转化导致酚的形成和酶的失活。在氘水中得到的苯酚将一个氘结合到芳环中。数据表明,通过1-氨基苯并三唑的酶促氧化形成的苯炔导致细胞色素P-450和氯过氧化物酶的失活。
    DOI:
    10.1016/0040-4020(84)8505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cyclic biphenylenes. Part IV. Biphenylenes derived from 9,10-phenanthryne
    作者:J. W. Barton、A. R. Grinham
    DOI:10.1039/p19720000634
    日期:——
    10-phenanthryne (II) were obtained but the dimer of (II), tetrabenzo[a,c,g,i]biphenylene (III), was not found. ‘Crossed’ aryne couplings of (II) with benzyne and 2,3-naphthalyne gave dibenzo[a,c]- and tribenzo[a,c,h]-biphenylene; that with 1,2-naphthalyne faile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the stabilities of these annelated biphenylenes.
    苯并[9,10- d ]三唑的胺化反应生成1-氨基-1 H-和2-氨基-2 H-衍生物[(I; R = NH 2)和(V)]的混合物,其中后者占主导地位。在用四乙酸铅氧化化合物(I; R = NH 2)中,获得了衍生自9,10菲炔(II)的产物,但(II)的二聚体是四苯并[ a,c,g,i ]联苯(III),未找到。(II)与苯炔和2,3-萘的“交叉”芳烃偶合得到二苯并[ a,c ]-和三苯并[ a,c,h]-联苯; 带有1,2-萘的化合物失效。就这些退火的联苯的稳定性讨论了结果。
  • Autocatalytic inactiv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and chloroperoxidase by 1-aminobenzotriazole and other aryne precursors
    作者:Paul R. Ortiz de Montellano、James M. Mathews、Kevin C. Langry
    DOI:10.1016/0040-4020(84)85056-5
    日期:1984.1
    Cytochrome P-450, as reported previously is inactivated during catalytic turnover of 1-aminobenzotriazole due to alkylation of its prosthetic heme group. NMR analysis of the heme adduct after removal of the iron atom identifies it unequivocally as a derivative of protoporphyrin IX in which two of the nitrogens are bridged by a benzene ring. Cytochrome P-450 destructive activity is retained by analogues
    如前所述,细胞色素P-450由于其人工血红素基团的烷基化而在1-氨基苯并三唑的催化转化过程中失活。除去铁原子后的血红素加合物的NMR分析明确地将其鉴定为原卟啉IX的衍生物,其中两个氮原子通过苯环桥接。细胞色素P-450的破坏活性被环外N上具有Me或Ac取代基的类似物保留,但当N本身被除去或被羟基或硝基取代时,丧失了活性。人工血红素烷基化也发生在1-氨基-1H-萘并(2,3-d)三唑上,该类似物带有一个额外的苯环。体内研究表明1-氨基苯并三唑是相对无毒的。氯过氧化物酶催化的1-氨基苯并三唑的催化转化导致酚的形成和酶的失活。在氘水中得到的苯酚将一个氘结合到芳环中。数据表明,通过1-氨基苯并三唑的酶促氧化形成的苯炔导致细胞色素P-450和氯过氧化物酶的失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