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溴环己基)丙二腈 | 97433-24-4

中文名称
2-(2-溴环己基)丙二腈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romocyclohexyl)malononitrile
英文别名
(2-Brom-cyclohexyl)-malonsaeuredinitril;(2-Brom-cyclohexyl)-malonitril;(2-Bromocyclohexyl)propanedinitrile;2-(2-bromocyclohexyl)propanedinitrile
2-(2-溴环己基)丙二腈化学式
CAS
97433-24-4
化学式
C9H11BrN2
mdl
——
分子量
227.104
InChiKey
XZQODECJBXRAP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5.5-66.5 °C(Solv: ligroine (8032-32-4))
  • 沸点:
    351.5±12.0 °C(Predicted)
  • 密度:
    1.42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47.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丙二腈环己烯偶氮二甲氧基异庚腈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0%的产率得到2-(2-溴环己基)丙二腈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2,2'-偶氮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V-70)作为引发剂,在温和条件下将丙二腈自由基加成至烯烃
    摘要:
    与2,2'-偶氮二异丁腈(AIBN)相反,在低温下是有效的自由基引发剂的2,2'-偶氮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V-70)具有描述。
    DOI:
    10.1016/s0040-4039(97)007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actical Radical Additions under Mild Conditions Using 2,2‘-Azobis(2,4-dimethyl-4-methoxyvaleronitrile) [V-70] as an Initiator
    作者:Yasuyuki Kita、Kentoku Gotanda、Kenji Murata、Miki Suemura、Atsunori Sano、Takahiro Yamaguchi、Masahisa Oka、Masato Matsugi
    DOI:10.1021/op970059z
    日期:1998.7.1
    Radical addition reactions of bromomalononitrile to various alkenes using 2,2'-azobis(2,4-dimethyl-4-methoxyvaleronitrile) (V-70) were examined. The advantages of V-70 which is an effective radical initiator at low temperature in contrast to the other azobis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Especially V-70L (the low melting point diastereomer)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radical initiator.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2-氯环己基高氯酸盐 顺式-1-溴-2-氟-环己烷 顺式-1-叔丁基-4-氯环己烷 顺式-1,2-二氯环己烷 顺-1H,4H-十二氟环庚烷 镓,三(三氟甲基)- 镁二(1,1,2,2,3,3,4,4,5,5,6,6,7,7,8,8,8-十七氟-1-辛烷磺酸酯) 铵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2-二十三氟十二烷酸盐 铜N-(2-氨基乙基)乙烷-1,2-二胺2-氰基胍二氯化盐酸 钾{[(十七氟辛基)磺酰基](甲基)氨基}乙酸酯 钠3-[(3-{[(十七氟辛基)磺酰基]氨基}丙基)(甲基)氨基]-1-丙烷磺酸酯 重氮基烯,(1-溴环己基)(1,1-二甲基乙基)-,1-氧化 辛酸,十五氟-,2-(1-羰基辛基)酰肼 赖氨酰-精氨酰-精氨酰-苯基丙氨酰-赖氨酰-赖氨酸 诱蝇羧酯B1 诱蝇羧酯 萘并[2,1-b]噻吩-1(2H)-酮 膦基硫杂酰胺,P,P-二(三氟甲基)- 脲,N-(4,5-二甲基-4H-吡唑-3-基)- 肼,(3-环戊基丙基)-,盐酸(1:1) 组织蛋白酶R 磷亚胺三氯化,(三氯甲基)- 碳标记全氟辛酸 碘甲烷与1-氮杂双环(4.2.0)辛烷高聚合物的化合物 碘甲烷-d2 碘甲烷-d1 碘甲烷-13C,d3 碘甲烷 碘环己烷 碘仿-d 碘仿 碘乙烷-D1 碘[三(三氟甲基)]锗烷 硫氰酸三氯甲基酯 甲烷,三氯氟-,水合物 甲次磺酰胺,N,N-二乙基-1,1,1-三氟- 甲次磺酰氯,氯二[(三氟甲基)硫代]- 甲基碘-12C 甲基溴-D1 甲基十一氟环己烷 甲基丙烯酸正乙基全氟辛烷磺 甲基三(三氟甲基)锗烷 甲基[二(三氟甲基)]磷烷 甲基1-氟环己甲酸酯 环戊-1-烯-1-基全氟丁烷-1-磺酸酯 环己烷甲酸4,4-二氟-1-羟基乙酯 环己烷,1-氟-2-碘-1-甲基-,(1R,2R)-rel- 环己基五氟丙烷酸酯 环己基(1-氟环己基)甲酮 烯丙基十七氟壬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