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新型(IPr)Pt(AE)(7)(IPr =双(2,6-二异丙基苯基)
咪唑-2-亚基,AE =
烯丙基醚)配合物催化的末端和内部
炔烃的区域选择性氢化
硅烷化。与母体(IPr)Pt(DVDS)配合物相比,(IPr)Pt(AE)催化剂显示出较低的催化剂负载量(0.1至0.05 mol%)对末端和内部
炔烃进行氢化
硅烷化的活性和区域选择性(6)(DVDS =二
乙烯基四甲基二
硅氧烷)。该反应导致较好的区域选择性,有利于末端和内部
炔烃的受阻末端上的顺式加成产物。检查了
苄基炔丙基醚难以氢化
硅烷化的溶剂效应。根据观察到的产物分布和动力学数据,提出了涉及两个竞争催化循环的机理方案。一个循环导致较高的区域选择性,而另一个失去立体定向IPr卡宾
配体的循环则显示出较低的区域控制和活性。该次级催化循环的重要性是由于
炔烃的强配位能力或
硅烷的低反应性或两者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