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H-Indazol-3-ylamino)-methylene]-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 59591-7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H-Indazol-3-ylamino)-methylene]-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diethyl 2-[(1H-indazol-3-ylamino)methylene]malonate;diethyl 2-[(1H-indazol-3-ylamino)methylidene]propanedioate
2-[(2H-Indazol-3-ylamino)-methylene]-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59591-74-1
化学式
C15H17N3O4
mdl
——
分子量
303.318
InChiKey
XKUWLJGEARABC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93.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H-Indazol-3-ylamino)-methylene]-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在 Gilotherm 作用下, 反应 0.17h, 以90%的产率得到3-Carbaethoxy-pyrimido<1,2-b>indazol-4(1H)-on
    参考文献:
    名称:
    Le Hao Dong; Coquelet; Bastide,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980, vol. 15, # 2, p. 119 - 12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氨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3-氨基吲唑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9%的产率得到2-[(2H-Indazol-3-ylamino)-methylene]-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稠合杂环体系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研究了N,N-二甲基氨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3)与N和C-亲核试剂的反应。在3与杂环胺4的反应中,氨基相对于环氮原子在α位连接,在3中的二甲基氨基被杂环氨基取代,得到二乙基杂芳基氨基亚甲基丙二酸酯5,它可以环化成融合的Azino- 6或azolopyrimidinones 7。在反应3带有相对于环氮原子在α位连接的具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例如吡啶基乙腈(8),乙基吡啶基-(9)和喹啉基乙酸酯(10),稠合的喹啉11和12以及苯并[分别形成了c ]喹诺嗪13。在环系统中结合有活性或潜在活性亚甲基的杂环系统,例如吡唑14,嘧啶15和吡啶衍生物18,得到3个稠合的吡喃酮16、17和19,以及二羟基萘22和23萘[ 2,1- b ]吡喃酮24和25。
    DOI:
    10.1002/jhet.55703304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 HAO DONG P.; COQUELET C.; BASTIDE J.-M.; LEBECO J.-C., EUR. J. MED. CHEM.-CHIM. THER., 1980, 15, NO 2, 119-124
    作者:LE HAO DONG P.、 COQUELET C.、 BASTIDE J.-M.、 LEBECO J.-C.
    DOI:——
    日期:——
  • KOREN B.; KOVAC F.; PETRIC A.; STANOVNIK B.; TISLER M., TETRAHEDRON <TETR-AB>, 1976, 32, NO 4, 493-497
    作者:KOREN B.、 KOVAC F.、 PETRIC A.、 STANOVNIK B.、 TISLER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