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naphthylethynyl)-5-[4-(trifluoromethyl)phenyl]-1,3,4-oxadi-azole | 1374348-21-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naphthylethynyl)-5-[4-(trifluoromethyl)phenyl]-1,3,4-oxadi-azole
英文别名
2-(naphthalen-1-ylethynyl)-5-(4-(trifluoromethyl)phenyl)-1,3,4-oxadiazole;2-(2-Naphthalen-1-ylethynyl)-5-[4-(trifluoromethyl)phenyl]-1,3,4-oxadiazole
2-(1-naphthylethynyl)-5-[4-(trifluoromethyl)phenyl]-1,3,4-oxadi-azole化学式
CAS
1374348-21-6
化学式
C21H11F3N2O
mdl
——
分子量
364.326
InChiKey
ARPJUHBFGPDRN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38.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 PEG-400 作为溶剂介质,铜介导 1,3,4-恶二唑与 1,1-二溴-1-烯烃的 CH 活化:1,3,4-恶二唑炔化的独特方法
    摘要:
    各种金属催化剂如钯、钌和铑已被用于进行这些转化。然而,虽然铜催化剂的可用性更高且更便宜,但并未为此目的大量使用铜催化剂。他们的活动也很突出。最近,这些催化剂已被用于几种芳烃和杂芳烃的 C-H 活化。
    DOI:
    10.1002/ejoc.2011015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Cross-Coupling of 1,3,4-Oxa­diazoles with Alkynoic Acids: A Simple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Alkynylated 1,3,4-Oxadiazoles
    作者:Ch. Reddy、L. Reddy、P. Reddy
    DOI:10.1055/s-0036-1588115
    日期:——
    4-oxadiazole derivativ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decarboxylative cross-coupling of alk-2-ynoic acids with 2-(het)aryl-1,3,4-oxadiazoles, employing palladium(II) chloride as the catalyst and silver(I) oxide as an oxidant with 1,3-bis(diphenylphosphanyl)propane as a ligand. Products were formed in high yields with no byproduct. For the first time 2-alk-1-ynyl-5-(het)aryl-1,3,4-oxadiazole derivatives have
    摘要 首次通过烷-2-炔酸与2-(杂)芳基的脱羧交叉偶联合成了2-alk-1-炔基-5-(杂)芳基-1,3,4-恶二唑衍生物-1,3,4-恶二唑,采用氯化钯(II)作为催化剂,氧化银(I)作为氧化剂,以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配体。产物以高收率形成,没有副产物。 首次通过烷-2-炔酸与2-(杂)芳基的脱羧交叉偶联合成了2-alk-1-炔基-5-(杂)芳基-1,3,4-恶二唑衍生物-1,3,4-恶二唑,采用氯化钯(II)作为催化剂,氧化银(I)作为氧化剂,以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配体。产物以高收率形成,没有副产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