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uncarine B | 6883-3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uncarine B
英文别名
formosanine;19β-methyl-2-oxo-formosanane-16-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Formosanin;methyl (1R,4aS,5aS,6R,10aR)-1-methyl-2'-oxospiro[1,4a,5,5a,7,8,10,10a-octahydropyrano[3,4-f]indolizine-6,3'-1H-indole]-4-carboxylate
uncarine B化学式
CAS
6883-35-8
化学式
C21H24N2O4
mdl
——
分子量
368.433
InChiKey
JMIAZDVHNCCPDM-XJKYNJM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6-7°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2
  • 拓扑面积:
    67.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uncarine Bplatinum(IV) oxide 氢气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生成 19β-methyl-2-oxo-(8ξ,13ξ)-8,9,10,11,12,13,16,17-octahydro-formosanane-16ξ-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种米特拉吉纳碱的结构和立体异构
    摘要:
    异钩茶碱,钩茶碱可转化成的异构体,已被发现存在于自然界中。两种碱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异钩藤碱用稀盐酸水解后转化为醛,可还原为异钩藤酚。当醛在 Wolff-Kishner 反应中被还原时,它也发生异构化,产物是异鬼叶烷。该还原产物被乙酸汞氧化成中性双内酰胺,该双内酰胺仍含有羟吲哚羰基,并进一步含有存在于六元环中的新内酰胺羰基。用氢化铝锂还原双内酰胺得到具有吲哚光谱特性的产物。这证实了之前的假设,即在钩藤碱中,环 C 是五元的。钩藤碱、米曲茶碱的异构化,和福莫萨宁被描述。Formosanine 已被证明与 uncarine-B 相同,因此 uncarine-A 是源自 formosanine 的异碱。
    DOI:
    10.1139/v60-144
  • 作为产物:
    描述:
    3-(2-溴乙基)吲哚盐酸 、 μ-diiodo-di((η5-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odo)iridium) 、 3,6‐di‐tert‐butyl‐9‐mesityl‐10‐phenylacridin‐10‐ium tetrafluoroborate 、 溶剂黄146N,N-二异丙基乙胺三氟乙酸苄叉丙酮苯酚erbium(III) trifl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2.0h, 生成 uncarine B
    参考文献:
    名称:
    统一策略实现结构多样化吲哚生物碱的集体合成
    摘要:
    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是治疗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然而,产生大量这些分子的合成策略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合成过程中最困难的步骤是设计一种通用中间体,该中间体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属于不同家族的天然产物。这项研究展示了合成策略的演变,该策略旨在从常见中间体组装吲哚生物碱中存在的功能化哌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报道了一种以前未知的 Ir 和 Er 催化的脱氢螺环化反应,该反应能够直接获得螺环羟吲哚生物碱。作为实际应用,遵循统一的合成路线,完成了属于不同科的29种天然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所提出的方法将铱催化脱氢偶联反应的能力扩展到吲哚生物碱合成领域,并为有效制备天然产物类分子提供了新的机会。
    DOI:
    10.1021/jacs.3c138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ondo; Nozoye, Itsuu Kenkyusho Nempo, 1950, # 1, p. 30; engl. Uebers. 71, 72
    作者:Kondo、Nozoye
    DOI:——
    日期:——
  •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Pentacyclic Oxindole Alkaloids
    作者:Maurice. Shamma、Robert J. Shine、Ivan. Kompis、T. Sticzay、F. Morsingh、J. Poisson、J-L. Pousset
    DOI:10.1021/ja00983a041
    日期:1967.3
  • THE STRUCTURE AND STEREOISOMERISM OF THREE MITRAGYNA ALKALOIDS
    作者:J. C. Seaton、M. D. Nair、O. E. Edwards、Léo Marion
    DOI:10.1139/v60-144
    日期:1960.7.1
    isomerized and the product is isorhyncophyllane. This reduction product is oxidized by mercuric acetate to a neutral dilactam which still contains the oxindole carbonyl and further contains a new lactam carbonyl present in a six-membered ring. Reduction of the dilactam with lithium aluminum hydride gave a product having the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an indole. This confirms the assumption previously made
    异钩茶碱,钩茶碱可转化成的异构体,已被发现存在于自然界中。两种碱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异钩藤碱用稀盐酸水解后转化为醛,可还原为异钩藤酚。当醛在 Wolff-Kishner 反应中被还原时,它也发生异构化,产物是异鬼叶烷。该还原产物被乙酸汞氧化成中性双内酰胺,该双内酰胺仍含有羟吲哚羰基,并进一步含有存在于六元环中的新内酰胺羰基。用氢化铝锂还原双内酰胺得到具有吲哚光谱特性的产物。这证实了之前的假设,即在钩藤碱中,环 C 是五元的。钩藤碱、米曲茶碱的异构化,和福莫萨宁被描述。Formosanine 已被证明与 uncarine-B 相同,因此 uncarine-A 是源自 formosanine 的异碱。
  • Unified Strategy Enables the Collective Syntheses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Indole Alkaloids
    作者:Jian Ren、Shi-Hua Ding、Xiao-Nian Li、Qin-Shi Zhao
    DOI:10.1021/jacs.3c13869
    日期:2024.3.20
    designed to assemble the functionalized piperidines present in indole alkaloids from a common intermediate. More importantly, we also report a previously unknown Ir- and Er-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spirocyclization reaction that enables direct access to spirocyclic oxindole alkaloids. 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es of 29 natural alkaloid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families were
    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是治疗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然而,产生大量这些分子的合成策略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合成过程中最困难的步骤是设计一种通用中间体,该中间体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属于不同家族的天然产物。这项研究展示了合成策略的演变,该策略旨在从常见中间体组装吲哚生物碱中存在的功能化哌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报道了一种以前未知的 Ir 和 Er 催化的脱氢螺环化反应,该反应能够直接获得螺环羟吲哚生物碱。作为实际应用,遵循统一的合成路线,完成了属于不同科的29种天然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所提出的方法将铱催化脱氢偶联反应的能力扩展到吲哚生物碱合成领域,并为有效制备天然产物类分子提供了新的机会。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长春内日啶 钩藤碱e 钩藤碱d 钩藤碱A 钩藤碱 C 钩藤碱 虎皮楠生物碱B 甲基二氯镓 流涎胺 栗精胺 柯诺辛B 柯诺辛 恩卡林碱 F 异钩藤碱 异帽叶碱 异去氢钩藤碱 帽柱叶碱 四氢-吲哚嗪-1,3-二酮 去氢钩藤碱 卡拉巴宾 六氢吲嗪-8-酮 六氢吲哚嗪-3,7-二酮 六氢-5(1H)-吲嗪硫酮 六氢-3(2H)-吲嗪硫酮 八氢吲嗪 八氢-6,7-吲嗪二醇 八倾吲嗪三醇 二环[2.2.1]庚烷-2-醇,3-(二甲氨基)-,[1S-(内,内)]-(9CI) 丙酸,2,2-二甲基-,八氢-7,8-二羟基-1,6-中氮茚二基酯,1S-(1.α.,6.β.,7.α.,8.β.,8a.β.)- 一叶萩碱 一叶秋碱 α.-塔洛-九吡喃糖,1,6:2,3-二脱水-4,7,8,9-四脱氧- [(1S,6S,7S,8R,8aR)-1,7,8-三羟基-1,2,3,5,6,7,8,8a-八氢吲嗪-6-基] 丁酸酯 N-[(1S,6S,7R,8R,8aR)-1,7,8-三羟基辛氢-6-吲哚嗪基]乙酰胺 8a-乙炔基-2,3,5,6,7,8-六氢-1H-吲嗪 8-氨基-3-氧代八氢-1-吲嗪羧酸 8-中氮茚醇,八氢-1,6,7-三(苯基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6,7-二羟基苦马豆素 5(1H)-中氮茚酮,六氢-,(R)- 4-氨基-1H-苯并咪唑-6-羧酸 2-甲基-5-氧代八氢-3-吲嗪甲醛 1-甲基八氢-1-吲哚嗪并l 1,7,8-中氮茚三醇,八氢-6-(1-甲基丙基)氨基- 1,6,7-中氮茚三醇,八氢-8-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1,2-异亚丙基苦马豆素 (八氢吲哚啉-8-基)-甲醇 (R)-12-羟基十八烷酸 (8aS)-六氢-5,8-吲嗪二酮 (6S,7R,8R,8aR)-1,2,3,5,6,7,8,8a-八氢吲嗪-6,7,8-三醇 (6R,8AS)-6-(8-氨基-1-溴咪唑并[1,5-A]吡嗪-3-基)六氢中氮-3(2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