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hydroxy-6-isopropyl-5H-benzo[7]annulene-5-one | 1452397-5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hydroxy-6-isopropyl-5H-benzo[7]annulene-5-one
英文别名
——
8-hydroxy-6-isopropyl-5H-benzo[7]annulene-5-one化学式
CAS
1452397-58-8
化学式
C14H14O2
mdl
——
分子量
214.264
InChiKey
PDGDCEPNNVXOS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3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6-(propan-2-ylidene)-6H-benzo[7]annulene-5,8-diyl diacet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8-hydroxy-6-isopropyl-5H-benzo[7]annulene-5-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黄金催化的炔丙基羧酸的顺序活化:一条通往苯并环戊烯的简便途径
    摘要:
    金催化1-(2-(3-(3-乙酰氧基丙-1-炔基)苯基)丙-2-炔基乙酸酯及其衍生物的级联反应,从而以优异的收率得到相应的苯并[7]环戊烯(参见方案)。提出了金催化剂对两种不同的炔丙基羧酸酯的双重活化。苯并环戊烯酮水解为8-羟基苯并[7]环戊烯-5。
    DOI:
    10.1002/chem.2012040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금속 촉매를 이용한 프로파질릭 카복실레이트 활성화 방법
    申请人:IUCF-HYU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nyang University)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220040114276) BRN ▼206-82-07306
    公开号:KR101503264B1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본 발명은 금속촉매를 이용하여 프로파질릭 카복실레이트를 활성시키는 방법 및 그의 이용에 관한 것으로, 더욱 상세하게는 프로파질릭 카복실레이트 화합물을 금속촉매와 반응시킴으로 분자내 고리환원반응을 통해 제조되는 에눌렌 고리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중앙에 7원 고리를 포함하는 삼중고리화합물의 전구체 화합물을 제조하는 방법에 관한 것이다. 본 발명에 따른 중앙에 7원 고리를 포함하는 삼중고리화합물의 전구체 화합물은 barbatusol, pisiferin, faveline, xochitlolone 등의 [6,7,n]-삼중고리를 가지는 천연물 및 합성물의 전구체로 사용될 수 있다.
    该专利涉及一种利用属催化剂活化丙烯酸酯的方法及其应用,更详细地说,涉及通过属催化剂与丙烯酸酯化合物反应,通过分子内环还原反应制备乙烯环化合物,并利用其制备含有中央7元环的三环化合物的前体化合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含有中央7元环的三环化合物的前体化合物可以用作barbatusol、pisiferin、faveline、xochitlolone等具有[6,7,n]-三环的天然物和合成物的前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脱羰秋水仙碱 红陪酚四甲基醚 红倍酚 秋水仙碱甲硫代磺酸盐 秋水仙碱 硫代秋水仙碱 甲基丙烯酸7-氧代-4-(苯基偶氮)-1,3,5-环庚三烯-1-基酯 甲基6-肼基-7-氧代-1,3,5-环庚三烯-1-羧酸酯 环庚三烯酮 环庚三烯酚酮 氨甲酸,(1-乙基戊基)-,甲基酯(9CI) 桧木醇 异秋水仙胺 尼楚酮 对二硫辛酸 双环[4.4.1]十一碳-1(10),2,4,6,8-五烯-11-酮 双环[4.1.0]庚-1,3,5-三烯-7-酮 去乙酰氨基秋水仙碱 原秋水仙碱 十四烷酸,4-(十八烷氧基)-7-羰基-1,3,5-环庚三烯-1-基酯 乙基[(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酯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甲基秋水仙素酸 三(2-羟基-2,4,6-环庚三烯-1-酮)-铟 α-(异丙基)-&#x3B3,&#x3B3-二甲基环己丙醇 beta-斧松素 [(7S)-7-乙酰氨基-1,3-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2-基]2-氯乙酸酯 [(7S)-7-乙酰氨基-1,2-二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3-基]2-氯乙酸酯 N-(2-巯基乙基)秋水仙胺 N-脱乙酰基3-去甲基硫代秋水仙碱 N-脱乙酰基,1,2,3,10-脱甲基秋水仙碱 N-甲酰脱乙酰秋水仙碱 N-甲酰基秋水仙胺 N-甲基-秋水仙碱 N-三氟乙酰基-N-甲基-去乙酰基秋水仙碱 N-[(S)-5,6,7,9-四氢-1,2,3,10-四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2,2,2-三氟乙酰胺 N-[(7S)-4-(羟基甲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0-(丁基氨基)-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硫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三甲氧基-9-氧代-10-(苯基甲基氨基)-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7S)-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丙酰胺 N-[(7R)-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乙氧基乙酰基)去乙酰基硫代秋水仙碱 N-(5,6,7,9-四氢-1,2,3-三甲氧基-10-甲硫基-9-氧代苯并[a]庚搭烯-7-基)氨基甲酸乙酯 N-(4-甲酰基-1,2,3,10-四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0-二甲基氨基-1,2,3-三甲氧基-9-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9-四甲氧基-10-氧代-6,7-二氢-5H-苯并[d]庚搭烯-7-基)乙酰胺 N-(1,2,3,10-四甲氧基-9-氧代-5,6,7,9-四氢苯并[a]庚搭烯-7-基)乙酰胺 9H-三苯并[A,C,E][7]环轮烯-9-酮 8H-环庚三烯并[c]异噻唑-8-酮,3-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