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2-(2-naphthyl)-2-propenyl](phenylsulfonyl)amino}-4-pentenoate | 405941-2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2-(2-naphthyl)-2-propenyl](phenylsulfonyl)amino}-4-pent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benzenesulfonyl(2-naphthalen-1-ylprop-2-enyl)amino]pent-4-enoate
methyl 2-{[2-(2-naphthyl)-2-propenyl](phenylsulfonyl)amino}-4-pentenoate化学式
CAS
405941-23-3
化学式
C25H25NO4S
mdl
——
分子量
435.544
InChiKey
YLFNUNGXBPFPO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7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2-(2-naphthyl)-2-propenyl](phenylsulfonyl)amino}-4-pentenoateRuCl2(1,3-dimesityl-imidazolidin-2-yl)(PCy3)(=CHPh)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75%的产率得到methyl 5-(2-naphthyl)-1-(phenylsulfo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Δ 3 -芳基/杂芳基取代的杂环通过顺序的Pd-催化的三分子级联/闭环复分解(RCM)
    摘要:
    一种新的连续的Pd-催化的三分子allenylation级联/钌催化的RCM方法提供Δ的不同范围的3 -芳基/杂芳基取代的五至七元氮和氧杂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进一步精制,得到稠合的杂环系统。
    DOI:
    10.1016/j.tet.2005.08.078
  • 作为产物:
    描述:
    DL-2-氨基-4-戊烯酸 在 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 (0) 氯化亚砜四乙基氯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0.0h, 生成 methyl 2-{[2-(2-naphthyl)-2-propenyl](phenylsulfonyl)amino}-4-pent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Δ 3 -芳基/杂芳基取代的杂环通过顺序的Pd-催化的三分子级联/闭环复分解(RCM)
    摘要:
    一种新的连续的Pd-催化的三分子allenylation级联/钌催化的RCM方法提供Δ的不同范围的3 -芳基/杂芳基取代的五至七元氮和氧杂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进一步精制,得到稠合的杂环系统。
    DOI:
    10.1016/j.tet.2005.08.0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heterocycles via sequential Pd/Ru-catalysed allene insertion–nucleophile incorporation–olefin metathesis
    作者:H.Ali Dondas、Genevieve Balme、Blandine Clique、Ronald Grigg、Anne Hodgeson、James Morris、Visuvanathar Sridharan
    DOI:10.1016/s0040-4039(01)01810-x
    日期:2001.12
    A novel sequential palladium/ruthenium-catalysed three-component process is described involving allenylation of aryl/heteroaryl iodides to generate (pi -allyl) palladium species which are intercepted by nitrogen nucleophiles to afford 1,6- and 1,7-dienes. Subsequent ring-closing metathesis affords N-heterocycles in good yield. (C) 2001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