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thiophen-2-yl)-2-(p-tolyl)-3,4-dihydro-2H-benzo[h]chromene-5,6-dione | 1223461-6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thiophen-2-yl)-2-(p-tolyl)-3,4-dihydro-2H-benzo[h]chromene-5,6-dione
英文别名
2-(p-tolyl)-4-(2-thienyl)-3,4-dihydro-2H-benzo[h]chromene-5,6-dione;2-(4-methylphenyl)-4-thiophen-2-yl-3,4-dihydro-2H-benzo[h]chromene-5,6-dione
4-(thiophen-2-yl)-2-(p-tolyl)-3,4-dihydro-2H-benzo[h]chromene-5,6-dione化学式
CAS
1223461-67-3
化学式
C24H18O3S
mdl
——
分子量
386.471
InChiKey
RXZDXTGOHNWEQ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71.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噻吩甲醛Alpha-甲基苯乙烯2-羟基-1,4-萘醌乙醇 为溶剂, 以33%的产率得到4-(thiophen-2-yl)-2-(p-tolyl)-3,4-dihydro-2H-benzo[h]chromene-5,6-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β-拉帕酮类似物的合成及抗克氏锥虫活性
    摘要:
    由克氏锥虫引起的南美锥虫病的可用化学疗法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人们努力寻找治疗这种疾病的新药。在我们的实验室,我们分析了 16 种新型萘醌类似物在吡喃环上修饰的 β-拉帕醌对血流锥鞭毛体的影响,旨在寻找一种具有高杀锥虫活性的新原型。新化合物具有广谱活性,其中五种化合物的IC 50 /24 h 范围为22-63 μM,而β-拉帕酮的IC 50 /24 h 值更高,为391.5 ± 16.5 μM。
    DOI:
    10.1016/j.ejmech.2011.03.0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α- and β-Pyran Naphthoquinones as a New Class of Antitubercular Agents
    作者:Sabrina B. Ferreira、Fernando de Carvalho da Silva、Flávio A. F. M. Bezerra、Maria C. S. Lourenço、Carlos R. Kaiser、Angelo C. Pinto、Vitor F. Ferreira
    DOI:10.1002/ardp.200900162
    日期:2010.1.14
    o‐quinone methides (o‐QMs) generated by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of 2‐hydroxy‐1,4‐naphthoquinone with formaldehyde and arylaldehydes. These o‐QMs then undergo facile hetero Diels–Alder reactions with dienophiles in aqueous ethanol media. Some naphthoquinones exhibited inhibition with MIC values of 1.25 μg/mL, similar to that of pharmaceutical concentrations currently used in tuberculosis treatment. These
    已经合成了一系列 α- 和 β-醌(拉帕酮),并使用 Alamar-Blue 药敏试验评估了它们对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菌株(ATCC 27294)的体外抗菌活性;活性表示为以 μg/mL 为单位的最小抑制浓度 (MIC)。合成方法包括通过 2-羟基-1,4-萘醌甲醛和芳基醛的 Knoevenagel 缩合生成亚甲基和芳基邻醌甲基化物 (o-QMs)。然后,这些 o-QMs 在乙醇溶液中与亲二烯体发生简单的杂 Diels-Alder 反应。一些醌表现出抑制作用,MIC 值为 1.25 μg/mL,与目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浓度相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