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butyl 3-(6,7-dicyanonaphthalen-2-yl)propanoate | 1312551-0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butyl 3-(6,7-dicyanonaphthalen-2-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
t-butyl 3-(6,7-dicyanonaphthalen-2-yl)propanoate化学式
CAS
1312551-09-9
化学式
C19H18N2O2
mdl
——
分子量
306.364
InChiKey
DUIMWFPGEOAES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6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73.8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butyl 3-(6,7-dicyanonaphthalen-2-yl)acrylate甲醇三乙基硅烷 、 10%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2%的产率得到t-butyl 3-(6,7-dicyanonaphthalen-2-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共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附着在二氧化钛上的染料之间的能量和空穴转移
    摘要:
    广泛吸收的钌金属络合物染料与高吸收性近红外 (NIR) 有机染料的共敏化是增加液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DSC) 中近红外光收集的明确途径。在共敏 DSC 中,染料紧密混合,分子间电荷和能量转移过程对器件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们证明了当与金属络合物敏化染料 (SD) 共敏化时,不能进行空穴再生的有机 NIR 染料能够通过分子间能量转移产生光电流,平均激发转移效率超过 25%。我们还表明,从 SD 染料到 NIR 染料的分子间空穴转移是染料再生的竞争过程,降低了 DSC 的内部量子效率和电子寿命。
    DOI:
    10.1021/ja20421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