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具有供体–受体结构的萘酞亚胺类衍生物(NIM)成功合成,并研究了其独特的荧光特性。其中,4-甲氧基苯乙烯取代的NIM-1的荧光强度与溶剂无关,量子产率在甲苯中为0.4,在甲醇中为0.52。然而,4-(N,N-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取代的NIM-2和4-硝基苯乙烯取代的NIM-3在稀溶液中发光较弱,但在分子聚集条件下荧光效率高。NIM-2在固体状态下显示强的长波长发射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此外,NIM-3在混合溶液中因形成荧光有机纳米颗粒(FONs)而显示出意外的蓝绿色荧光。这两个例子归因于聚集诱导增强发射(AIEE)效应,这也合理地解释了细胞与NIM-2和NIM-3共育时观察到的明亮的细胞图像。此外,由于其在亚细胞水平上的行为,化合物NIM-2可用于识别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