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1-naphthoato)(azido)](n) | 1130045-4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1-naphthoato)(azido)](n)
英文别名
——
[Cu(1-naphthoato)(azido)](n)化学式
CAS
1130045-45-2
化学式
C11H7O2*Cu*N3
mdl
——
分子量
276.741
InChiKey
WWKRYNVAMJVQMO-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azide 、 copper(II) nitrate trihydrate1-萘甲酸 在 NaOH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20%的产率得到[Cu(1-naphthoato)(azido)](n)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配位体修饰来调节叠氮基介导的Cu II系统的结构和磁性
    摘要:
    通过使用带有不同取代基的一系列结构相关的苯甲酸酯作为大分子配体,形成了三种新的叠氮基铜化合物,[Cu(苯甲酸酯)(N 3)] n(1),[Cu(2-甲基苯甲酸酯)(N 3)] n(2)和[Cu(1-萘甲酸酯)(N 3)] n(3)已成功获得,并在结构和磁学上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苯甲酸酯中的不配位取代基极大地影响了配合物的结构。综合大楼1显示器分离已知羧酸盐的最大的Cu-N-Cu系角铁磁链/结束对叠氮混合桥接铜系统中,而复合物2和3分别为2D配位聚合物,含有μ -(1,1,3,3-)和-(1,1,3)桥接叠氮化物,并分别展示具有(4 4)和(4·8 2)拓扑的新的叠氮铜网络。此外,2是通过自发拆分获得的手性络合物。在低温范围内,2和3均显示出自发磁化,具有软铁磁磁性,相变温度分别为13和10K。
    DOI:
    10.1021/ic802066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