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lithionapthalene monoetherate | 1544717-21-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lithionapthalene monoetherate
英文别名
——
1-lithionapthalene monoetherate化学式
CAS
1544717-21-6
化学式
C4H10O*C10H7Li
mdl
——
分子量
208.229
InChiKey
ZMWXOSJKHGROC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8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9.2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二级膦氧化物连接的空气稳定金纳米颗粒用于醛的化学选择性氢化:配体的关键作用
    摘要:
    使用叔丁基(萘-1-基)氧化膦作为支持配体合成空气稳定且均质的金纳米粒子(AuNPs)是通过 NaBH4 还原 Au(I)前体 [(叔丁基(萘 - 1-基)氧化膦)AuCl]2。这种高度可重复且简单的过程提供了小的 (1.24 ± 0.16 nm)、高度可溶的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被发现是取代醛氢化的高活性催化剂,为各种底物提供高转化率和化学选择性。除了催化研究之外,还使用广泛的技术(包括 ATR FT-IR、HRMAS NMR、XPS 和 EDX 光谱)彻底研究了新型稳定剂在该系统表现出的显着活性和选择性中的作用。特别是,同位素标记实验使我们能够通过 ATR FT-IR 光谱探测与纳米颗粒表面结合的 SPO 配体采用的配位模式。结合一系列对照实验,我们推测 SPO 配体表现出配体-金属协同效应,并在异裂氢化机制中发挥了开创性作用。
    DOI:
    10.1021/ja411202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metallic Cleavage of Aromatic C–H Bonds by Rare-Earth-Metal Complexes
    作者:Wenliang Huang、Florian Dulong、Saeed I. Khan、Thibault Cantat、Paula L. Diaconescu
    DOI:10.1021/ja510761j
    日期:2014.12.17
    A new type of C-H bond activation mediated by rare-earth metals under reducing conditions is reported. The synergy between reductants and rare-earth-metal complexes allows the cleavage of unactivated aromatic C-H bonds. The reaction between rare-earth-metal iodides supported by a 1,1'-ferrocenediamide ligand and potassium graphite in benzene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1:1 metal molar ratio of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hydride and metal phenyl complex. A proposed mechanism involving an inverse sandwich arene bimetallic intermediate is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查看更多